
“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明天我就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和你,要分离我眼泪就掉下去,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当主持人宣布六年级成童礼结束时,一首张震岳的《再见》,在后台慢慢响起。四位六年级的教师,在后台慢慢走出,台下的学生和老师鼓起了掌。随着音乐和歌声的慢慢推进,台上老师的声音哽咽了,台下的我们眼眶红了,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
盼望着,盼望着,这伙“熊孩子”快点毕业,但真面临这一刻时,我们的心中充满了不舍。往日,被孩子气的不想说话时,看到孩子的成绩下滑心急时……,这一系列的情绪,在这一刻,统统都化为泡影。再调皮的孩子,在此刻也变的活泼,美好。
歌声在继续着,我的眼泪也止不住的流着。如歌里唱的那样“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明天我就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和你,要分离我眼泪就掉下去”。此次别离,下次再见已经不知在何时,可能再也不见,他们又成了我们教学生涯中过客,一段记忆。我的也成为了他们认生中的一个过客,这套记忆。或者我们不想接受这种离别,所以我们有了伤感和眼泪。别离,是他们在成长。他们要飞向恒广阔的天地,学习更多的知识。
我们一生中会经历无数次别离,经历无数次的伤感。记得高二快结束时,一名家是苍山的同学报名参军了,我们都很为他高兴。记得很清楚,那个下午,天不是很好,我们几名同学一起去车站送他。那一次的离别,让我第一次有了或许彼此再也不会见面的伤感。也真是应验了我的想法,我们真的再也没有见过。有时会有个信息相互联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却再也没有见过。
很多时候,我们想去和许久不见的朋友见见面,但家庭、工作等原因让我们只能通过发达的互联网联系,但有的朋友却再也联系不到。初三时,我转到了学校,那时基本班级里同学大部分都走读,住校的很少,我认识了隔壁3班的徐丽芳, 她家是莒南的,父母在学校附近做小生意。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偷看小说。初三毕业后,我们考入了不同的高中,但是会时常有书信往来。缘分就是这么的奇妙,大学我们又分到了一个班。毕业后,我留在了本地兰山,她回了老家莒南。起初还有些联系,后来联系方式换了就慢慢的联系断了。再后来,我也试图去寻找联系方式,但是却始终没有找到。
我们一生中会经历无数次的别离,每次别离又是我们新的开始。我们人生会经历无数个过客,每个过客都带给我们帮助,或许是积极的,或许是消极的。我们感恩遇到过的人,因为他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我不太喜欢别离,但又无法改变别离的事实。龙应台《目送》里说“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他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感谢我们遇到过的人和正在交往的人,他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他们让我们的人生变的精彩,让我们不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