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堂留影50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3-09-21 17:48 被阅读0次

    2023-9-22 五十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继续来共同学习《论语·八佾篇》第十章。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这一章呢,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解释起来却很麻烦,我们就慢慢来说吧。先说最后一句,“吾不欲观之矣”。这个意思非常明显,就是我不想再看了。这句话在论语里多次出现,孔子经常说,我就不想接着再往下看了。
    很明显他在表达一种不满的情绪,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大概也都有这样的体会。参加一个仪式也好,参加一个会议也好,到了某一个阶段,就想走,就想离开。原因呢,无非是这几种可能,第一觉得这个活动没啥意思,或者说后面的活动都无关紧要,与自己没有直接的关系;还有一种可能呢,就是后面的程序往往都不对,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所以觉得没有再待下去的必要;那还有一种可能呢,就是后面的的这些环节,充满了名利色彩,比较庸俗,比较乏味,不适合自己,当然他也想离开。
    那孔子呢一样,有一天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参加一个仪式,后来说,我不欲观之矣。我根本就不再想看了,我想走。那是啥样的一个活动呢?我们来看“禘”这个字。
    “禘”呢,左边是一个示字旁,示在甲骨文里,它的形象就是一张供桌,实际上就是一个祭台。那后来这个汉字里,凡是示字旁的,大多都与祭祀有关。那右边又是个皇帝的帝,那与皇帝有关的祭祀,那肯定是一个重大的礼仪活动。我们查了查这个相关的资料,对于“禘”的解释比较多,主要有这么两种。
    第一种呢,就是每年举行一次的春禘秋尝,这样的禘礼就是每年的春天。这个皇帝或者是君主,都要祭祀祖先来祈祷丰收。那秋收以后呢,要用新的这个酒肉谷物来祭祀报答祖先。这是一种禘礼。
    第二种禘礼呢,就是先君,或者是先皇,他去世第三个年头了,也要举行一种禘礼来出丧。现在的民间也有这种习俗,就是祖先呢,去世三年以后,就是我们说三周年要举行一个仪式啊,叫除丧。表示整个丧礼就全部结束,生活呢开始进入常态。
    这两种禘礼呢,无论是天子还是诸侯,都可以举行。在周朝许多文献里都有记载,不存在违反礼制的问题。所以孔子也不会批评,这种情况也不会发出“吾不欲观之矣”这样的一种感叹。那这里这个禘礼呢,明显是指特殊的礼仪。
    这个特殊的礼仪呢,就是根据周朝的礼制,旧的天子去世以后,新的天子要把他的神位送入太庙。所以,必须举行一次大祭。这个大祭是上至始祖,下及历代,都要放到一块儿,一起进行祭祀,这个专门的祭祀也叫“禘”。
    孔子在这里说的应该指的这种“禘”,只有天子有资格进行这样的祭祀。而孔子在鲁国呢,看到了鲁国的国君也举行这样的禘礼,所以,心里就比较愤怒。虽然愤怒,但是呢,鲁国又是他的母国,他对于鲁国君主的这种僭越行为也不好意思直接的批判,所以只能用了一句,“吾不欲观之矣”。
    “灌”呢,是禘祭中的一个环节,也就是祭礼开始以后,这个主祭者要向受祭者进行献酒的一个仪式。那么由于鲁国国君祭祀自己祖先的时候超规格的使用了禘礼,孔子虽然参加了,但是,他说“自既灌而往者”,就是这个灌礼这个环节结束以后,他就不忍心再接着往下看了。所以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我们从这一章可以看出孔子他的这个个人的心态,他虽然一心想恢复周礼,恢复过去的体制,但是,同时也感到时代的变迁,潮流是不可阻挡的。面对这种情况,也只有发发牢骚,说一句我不想再看了,如此而已。

    〔按〕郭老师课中讲到的“禘”,前两个例子是“四时祭”,即春祀、夏禘、秋尝、冬烝。其中春祀,《礼记》中叫“春礿”,不知后人什么时候“定”为“春祀”的。今天用的成语“春祀秋尝”,不是“春礿秋尝”,也不是“春禘秋尝”。

    关于这个祭名的问题,《礼记》导读中说:《礼记》四十九篇,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又属于杂记性质,因此各篇之间,矛盾牴牾处甚多。如……四季宗庙祭祀之名,《王制》说“夏曰禘”(第29节),《祭义》则说“春禘”(第1节)。

    附,《礼记·王制》29.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天子诸侯祭因国之在其地而无主后者。

    《礼记·祭义》1.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

    而《礼记·祭义》中的“春禘”。

    孔颖达疏《礼记·郊特牲》:“饗禘有乐,而食尝无乐。”则说:“禘谓春祭宗庙也。”但后人又说是错别字:“禘,当为“禴”(又作礿),春祭名”。

    “后人说”引自孙中兴《论语详解》,未找原出处。

    那么“禘”该怎样理解呢?简单点,古代的一种大祭。天子诸侯都可以行,但有等级之分。鲁国“禘”为什么引起孔子反感呢?就是僭越了,行的是周天子之禘礼。

    根据《礼记·祭统》的说法,因为当初周公旦对于创建周朝的勋劳,所以在周公过世之后,周成王和周康王为了感念他的勋劳,特别赐予鲁国可以举办这样的大祭。鲁国举行禘礼是特批的啊,孔子是不是因为这一点,不好阻拦,但又觉得周公的子孙不自觉(遵守礼制),所以感叹。但是,对于周公的子孙来说,既是荣耀,也是对周公的尊敬啊,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妥。

    张居正直解

    禘,是祭祀之名。古者天子既祭其始祖,又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祭于太庙,而以始祖配之,这礼五年一举,叫作禘。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赐鲁重祭,使鲁国以周公为始祖,以文王为所自出之帝,而以周公配之,故鲁国得禘祭其先。然以诸侯而僭行天子之祭,实为非礼也。灌,是奠酒于地以降神。往字,解作后字。孔子说:“我鲁国君臣举行禘祭,我也曾在太庙中,观其行礼何如,但是他未曾降神之先,诚敬尚在,犹有可观。及到那灌地降神之后,君臣之间都懈怠了,虽有陈设的俎豆,升降的威仪,全是虚文,无一些恭敬诚恪的意思。到这时节,我之心不欲观之矣。”夫鲁国本是诸侯,僭用王者之大祭,已是失礼,及举祭之时,又不诚敬,是失礼之中又失礼焉。故孔子叹之如此。

    孙中兴详解

    本章和下章都是讲“禘”这种已经失礼的祭典。

    孔子说:“禘这种祭礼,从一开始的献酒完毕,将酒洒在地上,让神享用的仪式之后,就乱了章法,我就不忍心看下去了。”

    “禘”确定是一种重大的祭礼(《尔雅·释天》),祭拜的是自己的先祖(《礼记·丧服小记》《礼记·大传》)。孔安国说是古代天子祭拜太祖以下的列祖列宗的大祭,只是他用的是“禘(dì)祫(xiá)之礼”,他说:“禘祫之礼为序昭穆也,故毁庙之主及群庙之主接合食于太祖(‘太祖’就是自己宗族的始祖,第一代祖先)。”《说文解字·卷二·示部》、《说苑·修文》、皇侃和邢昺都说是五年一次的祭礼,还说“禘者,谛也,谓审谛昭穆也”,邢昺补充说这样才不会乱了昭穆的秩序。皇侃在上引的孔安国说明之后,还补充说明后来的仪式:“堂上未陈列主之前,王与祝入太祖庙室中,以酒献尸(以活人充当祭拜的对象),尸以祭灌于地以求神。求神劲而出堂,列定昭穆,备成祭礼。”朱子引用赵伯循的说法,意思大略相同。《礼记·王制》说是夏天的宗庙之祭。简言之,有新一代的先人过世,其他祖先的神主牌位就都得往太祖那方向按昭穆顺序进一级。

    为了了解这样的礼法,恐怕我们得先了解什么是“昭穆”。根据《辞源》的说法:“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用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和远近(按:同《礼记·祭统》)。《周官·春官小宗伯》:‘辨庙祧之昭穆。’后来泛指家族的辈分。晋陶潜《陶渊明集·一·赠长沙公词序》:‘余于长沙公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这大概就是“慎终追远”中的“追远”,对于历代列祖列宗的礼敬。

    至于“灌”是“禘”礼仪式的一部分,是将祭祀用的酒洒在地上,目的是希望历代祖先享用。古注都说“求神”或“降神”。

    根据《礼记·祭统》的说法,因为当初周公旦对于创建周朝的勋劳,所以在周公过世之后,周成王和周康王为了感念他的勋劳,特别赐予鲁国可以举办这样的大祭。

    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曾经感叹,因为周幽王和周厉王时代已经礼乐崩坏,所以也无法考察周朝当初的礼制,只好退而求其次以鲁国所保存的周代礼制当成观察的对象。可是鲁国实行的禘礼也不合礼制,所以鲁国这些周公后代的子孙也没有承传当初制礼作乐的心意,让孔子伤心到说“呜呼哀哉”!

    孔子并没有明说具体的细节,可是古来的注解(孔安国、皇侃和邢昺)都很肯定地说是鲁君不守礼法。因为鲁闵公和鲁僖公是兄弟相承君位,却例同父子,各为昭穆。本来兄弟的昭穆应该有所不同,所谓的“兄弟异昭穆”。像鲁君这样的做法,岂不是“乱了套”?孔子这样遵守礼法的人,怎么会看得下去呢?也许这就是“为尊者讳”的孔子所不愿明说的理由吧!

    孔子一直强调“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礼记·仲尼燕居》《孔子家语·论礼》和《礼记·中庸》),这就是一种文明秩序的表现。

    可是,就是没人懂!

    铎罡 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5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yz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