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两个故事:
一、不要轻易下结论
在火车上有位男士带着两个孩子,孩子不停哭闹、大声喧哗,忍耐不住的众人就开始纷纷指责孩子的父亲不以管教。
再看孩子的父亲似乎神情恍惚,猛然间清醒后连连道歉,他说:“非常抱歉,因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刚刚去世,可能这就是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吧。”
原来,这位爸爸带孩子们刚刚参加了孩子母亲的葬礼,心情十分低落,所以他几乎没有发觉孩子们的状况。
如果你是坐在对面的乘客,听完孩子父亲的解释,又作何感想呢?是不是瞬间从愤怒变成了愧疚,抱有遗憾,甚至理解孩子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开始同情起这对父子呢?
同样的,想到了高圆圆主演的电影《搜索》里的情节。
都市白领叶蓝秋,在医院检查中,意外查出淋巴癌晚期。当天在公交车上上演了一幕拒不给老大爷让座,加上一时说出的挑衅气话“要坐坐这儿”(指叶蓝秋的大腿),彻底改写了牵连其中的数人的命运的故事。
这个电影结局很残酷,虽然叶蓝秋最后努力找到那个报道的记着澄清事实并向公众道歉了,但是没能逃脱众人持续指责的心理压力,加上病情每况愈下,最终以悲剧收场。
这反应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事实上,大多数人在对待一件事物时,都会犯有主观的、偏见的错误,可能会附带成见、嫉妒、猜忌、恐惧以及傲慢的心理,而这些认识偏差就会给判断带来影响,甚至对事实造成扭曲。
美国著名史学家詹姆斯•哈维•鲁滨逊教授在《决策的过程》一书中也曾经提到:“…我们会在无意识中改变自己的观念。这种改变完全是潜移默化而不被我们自己注意的。但是,一旦有人来指正这种观念,我们一般会极力地维护它。很明显,这并不是因为观念本身的可贵,而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我们总是愿意相信我们所习惯的东西。当我们所相信的事物被怀疑时,我们就会产生反感,并努力寻找各种理由为之辩护。结果怎样呢?我们所谓的理智、所谓的推理等,就变成了维系我们习惯的事物的借口了。”
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时,勿要冲动判断,而是应该尽可能地收集全面信息,客观地分析背后成因,用宽容和理性代替盲目泄愤。否则可能一个误判的举动就间接成为了幕后更大悲剧的推手之一。
二、如果自己犯了错就要勇于承认。
同样是上面提到的车厢场景,在了解事情原委后,有修养的人也许会补充一句:“原来是这样,之前并不知道,在此对孩子的母亲表示遗憾。”等等。这样的表达是有必要的,因为它不止是一句对父亲的安慰,也是自己同情心的表现。
类似的事件,著名影星李冰冰在微博曾晒出生病住院照片,还分享了扎针时的惨痛经历,说道“扎一下没扎进去,扎两下没扎进去,扎三下……这都第几天喷血了,我是跨越半个地球来给她们练手的吗?体温都急得蹭蹭往上冒了…”同时配图可以看到李冰冰胳膊在输液,旁边的床上确实有一滩血。
这条微博一发,下面的评论就炸锅了。李冰冰的粉丝和网友们纷纷表示要人肉那个扎针的护士,追究其责任,强烈要求护士下岗,还有批评医院的领导,更有不少人要调查该医院有什么经济问题。还有疯狂的网友粉丝叫着如果是我就杀了那个护士。
李冰冰很快意识到自己的误会,迅速删除了这条微博,重新发了一条内容,前后只加了一段话:"超级思念祖国的医护人员啊!"
真相大白,原来李冰冰不是在国内医院输液,而是在国外输液!
再看下面的评论内容,与前一条截然相反,基本都是粉丝们心痛和祝福的话,没有人再去管护士怎么样了,最多有人说国外护士扎针水平真差,没有再敢要求什么道歉和暴力报复的评论了。
这件事就值得反思,为什么粉丝前后评论差别怎么大?那些批评追责的人是带有怎样的偏见和扭曲心理。
好在李冰冰及时修正了自己的误会,敏感的公关属性让事情言论没有再进一步恶化。
而作为第一批泄愤者,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对前后标准所产生的不公正态度,应该向中国的全体医护人员道歉呢,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事情面前,客观分析,了解背后的原委,用公正的心来对待,那就会将事情往光明的方向引导,反之也是一样。
如果一旦发现是自己错了,就应该迅速、坦诚地承认错误。不仅是消除罪恶感,更有利于解决实质性的问题。避免更大的损失。
一个人要拥有正直的品行和辩明是非的能力,否则就不能被称为一个成熟的、能够承担责任的成年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