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安行(三)

西安行(三)

作者: 兰若_f318 | 来源:发表于2023-08-05 23:27 被阅读0次

在西安玩了两天,先生问我和杨小妞啥时候回老家。想着回来不再在西安停留,见我俩恋恋不舍的样子,杨先生果断的又续了一天的房。

我们住的铁通商厦离西电很近。晚上睡得太晚,小妞早上起不来,我便和杨先生俩人出门准备去西电看看。

西电曾是小妞的目标大学,但以她的成绩,还差四五分,只能与此失之交臂了。我几年前的学生,今年被保送到西电读研究生。多重因素促使吧,都想去校园看看。

过了桥洞往下走,就是西电的校园了。透过围墙的铁栅栏,可见古木参天,郁郁葱葱。那是高大的梧桐树啊,棵棵都有几人围抱之粗壮,枝叶茂盛,遮天蔽日,连墙外的人行路️都洒下一路的浓荫。

来到正门,有保安执勤。我和杨先生观望一下,校园应该是不对外开放的,但不打招呼就溜进去又感觉“做贼心虚”。于是就上前和保安大哥打问情况,那大哥开始还是一本正经的说不能进,后来看我俩“人畜无害”,就是想进校园看看“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家长,便悄悄的告诉我俩跟在刷卡的人后面,大大方方的进去即可。

感谢保安大哥的通融,我和杨先生大摇大摆地混进了西电的校园。

大学的气质就是不一样。单看绿化,校园里的行道树都是样子好寓意也好的梧桐,清白细腻的树干,浓密茂盛的枝叶,在天空上方搭起了天然的凉棚。走在校园里,再热的天也不用撑伞了。自然的,是最好的。

我们沿着林荫路,走过教学楼、寝室楼、餐厅、广场、图书馆、操场,感受着校园独有的气质神韵。

正值假期,校园里比较安静。篮球场人最多,一个女老师正训练一群孩子打篮球。打羽毛球、乒乓球的人最多,看样子应该是西电的老教授吧,有的已然白发满头,但精气神儿十足,接球扣球辗转腾挪,动作相当灵活。

热爱运动热爱生活,有活气的老师才能教出有活气的学生啊!

以前的同事来也西安旅游,发圈说:西安满大街都是吃的!

哈哈,这有什么稀奇的,人都是要吃饭的嘛!只不过,西安的烟火气更浓一些,这才是生活本身的样子嘛!

从西电出来,我们又去附近的西工大。路上,随处可见早起买菜的老人,这个拎一兜茄子豆角,那个拎一袋番茄豆芽,不紧不慢,悠悠走着。普通人的寻常生活,细品,是多么美好!

路边树阴下,卖早点的摊车随处可见,豆花、夹馍、油饼、稀饭、面皮……馍夹菜是自己动手夹的,想夹什么夹什么,想夹多少夹多少,实惠得很。有人买了边走边吃,有人坐在摊车旁的小桌前,笃悠悠的吃一碗豆花泡馍。美好的一天从早餐开始。

我和杨先生说,要是每天早上能吃上一个菜夹馍,再喝一杯豆浆,我就超级满足了。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如此也不絮烦。

白鹿原

相信许多人对西安的情节是从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改编的电视剧开始的吧,剧中白嘉轩、白老爷子和鹿三端着大碗吃油泼面,把沾满油辣子的大宽面一口接一口往嘴里送,顾不得说话,像猫儿看到美食拱起脊背毛发乍起嘴里发出的“呜呜”的得意感一样,神情专注,只听得吃面时的“吸溜”声,“嗯嗯”的满足感,和把最后一点底菜扒拉进嘴,然后手抹油嘴意犹未尽,吆喝着再来一碗的场景所感染吧。

所以,当DD小哥说西安有个白鹿原景点,当杨先生提议今天就去白鹿原时,我们是欢呼雀跃着出发的。

景区不远,坐地铁再乘公交不到一小时便到了。

景区城门上书白鹿仓三个大字,旁边两只活泼灵动白鹿塑像迎宾,引得人心驰神往。

走进去,游人稀稀疏疏,古色古香的木房子,一家家卖吃食的小店,还有戏台和剧场、轨道观光车。再往里走,是大型游乐场,过山车、马丁车、蹦床、儿童乐园等。环境是不错,可怎么就是个小吃街和游乐场的集合呀。一问才知道原来这就是个本地人度周末或者带孩子来游玩的地方,与我们期望的竟完全两样!

至于“白鹿原”呢,一打听离这还挺远,交通不便,只能打车,况且那边也很少有人去看。看景不如听景,为了不打破对白鹿原心存的美好,我们还是果断的打道回府了。

不过此行也是有收获的,那就是见识了“塬”这一西北特殊的地貌。

青龙寺

虽然天气热,但出来游玩,又不甘心回在酒店里吹空调,那太浪费了!

从白鹿原下来,直接去了青龙寺,目的很单一———小妞要去那里买心心念念的十八子。

吸引我的,还有这的建筑,榫卯结构的寺庙,在檐顶的风格上,看起来却有点像电视里看到的日式寺庙的味道。

后来看到介绍:著名留学僧空海法师事惠果大师于此,后成为创立日本真言宗之初祖。著名的入唐八家,其中六家(空海、圆行、圆仁、惠运、圆珍、宗睿)皆先后在青龙寺受法。

原来唐朝时期日本僧人曾在此学习,这也是文化上的交流融通的结果啊。

洒金桥美食

想着明天就要离开西安,这儿美食还没过瘾。回民街太商业化,永兴坊也是外地游客追捧的网红,而我们想去体验的,是西安本地的风情,市民日常吃饭的小馆子、小摊子。于是,洒金桥就来了。

我所在的江南小城,一过了饭点,很多店里就打烊休息,很难再觅到吃的了。西安全不如此,从早到晚,啥时候饭馆里都有吃饭的人。

也有卖完就收摊的,比如胖子甑糕,好吃,人气高,基本不到中午就卖完了,我们当然就没赶上。不过想吃,还有别家的,对没吃过的人来说,味道一样好。

柿子糊塌,是一种用柿子加面粉和成糊糊油炸的甜点,金黄金黄的,看着非常诱人。吃起来像油糕,外酥里糯,带着甜津津的柿子味儿。

李唯一的肉丸胡辣汤非常火爆,得排队等候。端上来,糨子似的黏糊糊的一碗,看样子实在不咋地,吃起来却给人带来味觉上的惊喜:颗粒感的肉丸又香又紧实,肯定是手工的无疑;里面还加了包菜、西葫芦、胡萝卜、番茄,有点像罗宋汤的配料,且都切得大大的,很粗糙,但混在糊糊里,味道却极好。小妞本不吃,硬着头皮尝了一口后却问我,为什么只点一碗。看来好东西总是貌不惊人啊!

吃完糊辣汤,又转战到马二酸汤饺子。这就是为什么只点一碗胡辣汤只买三个柿子糊塌的原因了,每样少吃点,就能多吃几样啊。

饺子馆里人声鼎沸,座无虚席。想吃,唯一的办法就是等,前一波的客人还没下场,后一波的人早就翘首以待了。

一两六个,四两起售,我们点了半斤,三十个,端上来,满满一大海碗,白胖白胖的浮在红油的汤汁里。

牛肉韭黄馅儿的,薄皮大馅,牛肉香带着韭黄的鲜,香而不腻。

但要说灵魂配方我觉得要数这酸汤,油辣子,绿葱花,色泽就喜人;汤呢,不是那种赖牙的酸,也不是甜酸,而是那种因为加了油辣子的酸香。边吃饺子边喝汤,解腻,消食。吃完出一身热汗,里外通透,比吹空调还舒服。

还想再来几样,奈何容量有限,实在吃不下了。那就转转看看,饱饱眼福。

临走,还是又去排队买了两个豪华版的牛肉饼,留着当晚餐。

于此,我们的西安行就在饱尝一样样美食中拉上了帷幕。

从此,西安让我们念念不忘的,不单单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美丽的景色,更是这一样样特色美食中缭绕着的朴素自然的烟火气!

相关文章

  • 西安行(三)

    昆明池七夕公园 告别了诗经里,又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昆明池、七夕公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身着披风、手握宝剑...

  • 西安行随笔(三)

    第二天 早饭 早上,在学校旁边的建设路上吃早饭。当年,建设路上有个旅馆村,实际上就是一个街道,小饭馆和网吧林立,是...

  • 西安自由行(三)

    从西安市区到华清宫有一趟班车,但据说需要坐一个多小时,出租车大概要150元左右。这是我们的顺风车,又派上用场了。一...

  • 三哥西安行

    7日兄来到, 还携吾三嫂。 首向老姨报, 久别问安早。 周游云月好, 再将古风瞧。 弟回城已晚, 未能随路迢。 闲...

  • 五一西安行(三)

    上一篇:五一西安行(一)[https://www.zjhuiwan.cn/info/20210511/421022...

  • 西安行~行西安

    2017.10.10 西安火车站构造真心不错 温馨提醒汽车站就在火车站对面 公交车站也在很近很近去哪儿都非常方便 ...

  • 西安三日行

    对于西安这座城市的关注应该是起于抖音,前段时间刷抖音十条有九条是关于西安的。西安的肉夹馍、摔碗酒、麻将、毛笔小吃…...

  • 赠三哥西安行

    7日哥来到, 还携吾三嫂。 首向老姨报, 久别问安早。 周游云月好, 再把古风瞧。 弟回城已晚, 未能随路迢。 闲...

  • 十一西安行之三

    拖着废腿回到酒店,微信显示今天走了13000多步,比昨天19000少的多,但腿还是逛废了!今日路程: 南城墙永宁门...

  • 西安行

    西安是一个梦,一个情结,一个废都,是一个无处安放的灵魂所系。 2018年8月12日,农历七月初二,借着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安行(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bb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