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不管我们想不想承认,原生家庭所赋予我们的就像是刻在灵魂深处的烙印,先是影响性格,继而影响生活态度,到最后可能就影响了整个人生。”
一度,我也十分认同,并激励我去不断学习、完善自己,为了赋予孩子正确的三观,塑造其好性格与大格局,甚至给自己背负“好女人塑造三代”的家族使命。
这个过程确实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包容,越来越强大。
知乎上曾有一个网友这样形容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当我发现我抱怨的内容,语气,神态和我的家人一模一样的时候,我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上窜上来,深深地无奈与悲哀,终生难忘。
你的三观和人生格局一直在被你的原生家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你意识到的时候,那些影响早已深入骨髓。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不光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也影响了我们下一代。
我也一度同情他“不幸”投胎于这样的原生家庭。
直到今天,当我在备课的时候看到了200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洪战辉的经历~我不把他拔高为事迹,虽然他确实是做到了常人所不能做的,对比周围一些家境良好的孩子对父母及家庭的抱怨,我深度怀疑,一些人将家族的力量过分放大了。
洪战辉也有快乐无忧的童年时光,直到12岁那年,他的爸爸发做了间歇性精神病,一岁的妹妹被摔死、1年后妈妈不堪殴打与丧女痛苦离家出走,爸爸又捡回一个女婴,家庭给予三重打击,13岁的他,按理说应该有充足的理由去哀怨,任生命沉寂。
苦难可以打倒人,也可以使人奋发,洪战辉选择了后者,13岁单薄的肩膀扛起了照顾爸爸和弟弟妹妹的责任,同时不忘刻苦学习,因为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尤为可贵的是,他坚持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去挣钱养家,而不接受捐助。“不接受捐款,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已经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处于艰难中而又无力挣扎出来的”。哪怕是做校园推销被老师误解,依旧咽下委屈不辩解,坚信自己靠劳动养家不丢人。几经辍学用了五年的时间读完了高中,并且是身边带着妹妹,一直读完到大专、本科、研究生。
这样的自强不息,是家族赋予的,还是苦难磨练的?
洪战辉说:“苦难不是财富,没有人想要去经历苦难,我宁愿世界上没有人经历苦难,因为那样就代表大家都过上美好的生活。但现实是残酷的,如何直面困难,改变自己的境遇才是我们要学习的。别人真正欣赏的不是你的苦难,而是你的奋斗。我最骄傲的是:我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用赚的钱养活了我的家人。”
还停留在挖家族父母的坑的人啊,看看洪战辉的经历,是要羡慕他的苦难吗?!
洪战辉在颁奖典礼上告诉大家:
“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贫穷,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关键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贫穷、改变自己的劣势。”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没有任何一个家庭,完全是好的,也没有任何一个家庭,完全是坏的。你总去刨家族的粪坑的时候,你难免不浑身沾满了臭味。而不如让它去喂养家族的花园,去寻找家族的闪光点,你也自带光辉、一路芬芳。
推荐阅读:
《当苦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洪战辉~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自述。
@【2018-11-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