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艾尔斯说:“如果被误解,怪你自己,别怪听众。你才是传达信息的人。”
首先声明,这个数字没有任何贬义,更不是在骂人。
250定律是由美国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提出的。乔•吉拉德经过计算得出,在每位顾客的背后,都大约站着250个人,这是与他关系比较亲近的同事、邻居、亲戚、朋友等。如果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和信任;反之,如果得罪了一名顾客,就等于得罪了250名潜在顾客。由此,乔•吉拉德得出结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得罪哪怕是一个顾客。
我们暂且不说这个有点二的数字是否准确,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每个人身后那些潜在的关系人是必然存在的。
也许你会说,我不是做销售的,所以根本没必要遵从“250定律”。你如果这样想的话就大错特错了。别忘了,即使你不卖东西,你所认识的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250人关系圈”。如果你跟某个人产生矛盾,那你在对方的圈子里的口碑必定不怎么样。在网络社交如此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过的是一种群体生活,我们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在交际处事的时候,我们应该用理性的、发散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当你认为自己只是伤害了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无形中已经伤害了一群人,尽管这些人你未必认识,未必看得到,也未必就是250个人,但是有这样一个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你伤害一个人的同时,给一群人留下了坏印象。
250定律的重点并不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去与人相处,重点在于,不管你做了什么,请一定要将行为的后果考虑清楚。在与人相处方面,请不要轻易去伤害一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