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406250/5ed5d3e025c031cb.jpg)
晚饭时,我对老公说:“如果现在大宝和小宝一样大,我肯定会更喜欢大宝。”
老公非常惊讶,因为他知道我有多喜欢小女孩,小宝出生后,我对她爱若瑰宝。
“为什么?”
“因为她和她哥哥小时候完全不一样,她太淘了!”
确实,随着小宝慢慢长大,她表现出了与大宝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大宝小时候安静,专注,温柔,随和;而小宝则活泼好动,追求新鲜刺激,坚定而执着。想想看,一个乖巧的坐着玩玩具能玩半小时的大宝,和一个满地乱爬不如意就往死里哭的小宝,我会喜欢谁不言而喻。
以前我总爱讲原生家庭对孩子个性的影响,那为什么出生于同一家庭有着同一父母的两个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是因为出生顺序不同吗?
不用学理论,人们对出生顺序与性格的关系也有着直觉的感受。在这一点上运用最好的莫过于编剧们。老爸辛苦弄出一个大公司,大儿子必然担任重要职务从旁协助,二儿子与大哥往往意见不合自己在外创业,小儿子一般都极具天赋平时好吃懒做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再加上几个小弟几个女人,一台豪门恩怨的大戏就可以上演了。
现实的例子也不少。比如提出进化论震惊了世人的达尔文在家排行第五,而当时激烈反对进化论的学者大多在家都是长子。
有趣吗?
其实关于出生顺序的影响,心理学家阿德勒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作为一直被他大哥打压的老二,他后来指出了出生顺序效应,即出生在同一家庭的儿童,因不同的出生顺序,造成不同的家庭地位,最终导致不同的个性及行为。
我在以前的文章《二胎时代|作为父母,你偏心吗?》里曾写过,父母对第一个孩子的偏爱比率非常高。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就能获得最大利益的老大,会更倾向于维持现状,从而表现的略显保守。作为后生的孩子,想要争取父母的关注与家庭资源,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与老大竞争把他比下去,要么另辟蹊径在老大没有占据的领域开疆拓土。前者并不容易,头生子优势让老大获得了父母更多的支持,也使得他更倾向于模仿父母的行为和态度,而这种对父母的认可反过来也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与肯定。因此大多数后生的孩子往往会选择与老大不同的行为模式,相应也就表现的更加反叛与创新。
影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新生儿的加入会引起家庭所有人的心理变化。对于一直专享父母宠爱的老大来说,父母对弟弟妹妹的关注是直白摆在眼前的,这种不再是唯一的失落感会迅速引发他的焦虑与恐慌。我家大宝在小宝出生后5天内,一共问了我15遍“妈妈你爱我吗?”,而在这之前这个问题出现的频率大约是几个月一次。如何应对才能重塑自己的家庭地位,这是老大本能考虑的问题,他此后的一切行为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他也许会更紧密的团结在父母身边,充当小助手来照顾新生儿,也许会悄无声息的攻击这个后来者,也许表现的更激烈,端看怎样做才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
而对于父母来说,第二个孩子的出现意味着老大不再是唯一,正所谓“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父母内心的焦虑、关注度和期望程度都会随着孩子增多而下降。这种下降不止针对后来的宝宝,对老大也一样。我个人觉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下降对家庭成员都有好处,只不过老大是最需要适应的那一个。
在这样的心态下,同样是新生儿,后生的孩子与老大所获得的关注必然不同。本来获取关注的难度加大,再加上旁边还有一个既是榜样又是竞争者的老大,后生的孩子也会参考父母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我家小宝从6个月开始,就已经学会在大宝欺负她的时候,根据我训大宝的声音大小来选择是小声抽泣还是号啕大哭了。
看看,只多了一个小人儿,整个家庭就像被扔了小石头的平静湖水,碧波荡漾了。
一定会有人反驳说:“我家就不是这样的!”
你没错。尽管有大量的数据和实例显示,相同出生顺序的人表现出了更相似的个性与成就,比如政治家多数是老大,而科学家中次子往后的会更多。但是,出生顺序对性格的影响并不大,可能还没有性别的影响大。那为什么会表现的如此明显呢?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所谓出生顺序对性格的影响,不过是兄弟姐妹为了争夺父母的爱与关注,以期得到更多家庭资源而形成的不同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多数会代入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中,表现为个性的一部分。因此,父母给出不同的反馈才是影响性格的真正原因。
写文至此,大宝把小宝推倒了,小宝撇着嘴等着看我的反应。我心中一动,微笑的看着她没出声,她竟然也就没有哭,又和大宝玩到一起了。嗯,不知道这次的互动有没有把小宝性格发展的轨迹变动一点点呢?呵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