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个平台的编辑聊了聊,说是平台其实就是一个不太大的公众号,像十点读书、洞见,这种就属于是文化号的头部,这种对内容要求太高,我的水平目前达不到。
达不到就意味着赚不到稿费,没有稿费就没正向反馈,纯粹的坚持就很难,也容易放弃。
于是,老师给我推荐了这个号的编辑,相比头部的号它较小,但是对于我这个新手来说,它足够了。
我今天刚给编辑报了个选题,同时发了三个备选标题,几分钟后编辑回了我一个标题,他把我的第三个标题略微改动了一下,说:用这个。
我就开始写了。
按说,从选题到初稿怎么着也得三天,再到定稿差不多一周搞定。
而我,在选题和标题确定的那一刻,就坚定的告诉编辑:今晚发你,最迟明天中午。
他说,好快。
后来,我觉得大意了,我应该说三天搞定,这样就有充裕的时间来挑选素材。
写文章最忌讳的就是着急,果不其然,我想一天搞定,一着急大脑一片空白,啥也想不出来。
文章之难,难于没有素材。
文章之苦,苦与初学者不知何谓素材。
什么是素材?
简单说,素材是故事,素材是故事,素材是故事。虽然简单说,但是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很多人分不清素材,他只是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观点、概念、方法论,就以为是素材,结果写的时候,三两句话就写完了,因为只有观点的表达,没有故事的讲述。
真正的写作者,是积累很多故事,然后把他要讲的观点藏在故事中。
这是高明的写作者,这样才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
所以,故事是素材,而非观点。
积累素材也就是积累故事,看别人的故事,首先要看出道理来,然后再看叙事手法如何,最后看用词用语是否精炼。
这三点做到,可以说这篇文章是一篇好文章。
今天和编辑聊完,上午写了开头和第一部分,下午没找到好的素材,闲了一下午,晚上再补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