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是萌芽于南朝齐、梁间,形成于初唐,完备于盛唐的一种格律诗。它对诗的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有严格的要求。
可以说,近体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丰富完美的一章,它是诗歌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和谐统一与完美再现;它既有清水芙蓉的自然清香,又可称为艺术家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的一件件艺术珍品,蕴含隽永、媚丽照人。
由于近体诗短小隽永,又多具有情景交融的意境,大多数学生对这一内容非常感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所选诗歌和有限的课时,要始终把训练朗读与训练思维结合起来、训练语感与训练审美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把握其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首先,创造氛围,激发情趣,初步感受诗歌。
在学习一首诗歌的时侯,可以结合诗歌题目、作者背景进行生动有趣的导入,让学生看诗歌题目猜想诗的题材范围,或者让学生听配乐录音、范读,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景,使学生置身于学习诗的氛围之中。
学生听读几遍之后,要突出对诗歌的整体感受,让学生说出对这首诗的初步感受,切忌急于分析讲解。
学生凭着情调氛围和感知经验就完全可以说出自己对诗的大致内容及其感情基调的感受。如,王昌龄《从军行》边塞诗的悲壮,王维《山居秋暝》山水诗的优美明快等,都可以从整体上初步感受到。
其次,字斟句析,抓住意象,吟读品味诗歌。
这是学习理解近体诗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先要正确理解诗中的每一个字、词、短语,特别是注意它的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的关系。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的“穿”是磨破的意思;“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翻”字是引申义的“反而”、“却”的意思,才更能反映诗人被贬23年作者归乡后的极大感慨,形成强烈对比。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诗中的字义、词义,就不能正确理解诗句和诗意。
接着就是要抓住各诗句中的意象。诗歌中的丰富意象是形成诗歌意境的主要因素,所以要进入诗歌的意境、把握其思想感情,必须抓住意象不放,调动所有的生活经验和欣赏经验(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时更需要反复的吟读品味,前后诗句、意象的贯通体会,在丰富的思想感情中捕捉最能反映诗人的意象意义。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中有两个意象,诗人用了摹声“萧萧”写落木,用了摹状“滚滚”写长江,写得有声有势,特别是“无边”和“不尽”两词陡然把这两个意象推得阔大无穷。只有反复读诵,才能体会出诗人以宇宙、自然的壮美写人生短暂的悲壮,反衬内心的极不平静。
另外在指导学生联想时,要指出通过意象的引发,要由自己的经验迁入到诗歌的特定的时间、地点、情境中,才能确切领会出诗人的用意。
再如,“明月松间照”中的“明月”,学生们很自然能联想到十五的圆月当空、明亮浩洁,但诗中的“明月”不是我们经验中正月十五或中秋之月,必须把经验中的那轮明月迁移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松林上空,让明月融入在这一特定时间、地点、情境中,才能体会到这首诗中“明月”的情韵,领悟到诗人的情愫,才能由一个个特定意象形成特定的诗歌意境。
在反复吟读体会之后,让学生较完整具体准确地把各个诗句、联句的意思表达出来。尽管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但是,师范生必须做到既能意会,又能言传,并要非常善于言传。
最后,诵读入境,整体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有了学生对各个诗句的理解,学生通过多次诵读,达到诗如己出,身临其境,把各诗句的意象、思想感情联成整体、浑然统一,就是诗歌的意境。
在诗歌的意境中,读者才可以直观诗人的内在世界,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艺术特色,受到诗歌内容美、艺术美的陶冶。
所以,在理解欣赏诗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整体感受和整体把握,切忌支离破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把诗歌读活,要敏锐去感知、调动自己的所有经验、充分联想和想象,切忌死读诗歌、读死诗歌,要形成诗歌意境、进入诗歌意境,才能读出味来、品出味来。
在朗读、品读、吟诵、理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训练。
学生在课堂上对诗歌形象的感知、对思想感情的体验共鸣,必然会有许多话要说。教师一定要敢于把课放开搞活,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争辩、表诉的机会。
教师还要善于趁热打铁,激发、引导学生会梳理、归纳诗歌赏析所得,就所学诗歌的某一方面写出自己的赏析性短文。
通过讲读引路、课外导读、自读训练,学法归类,举一反三,同学们完全可以凭借一定资料,自己欣赏诗歌,写出欣赏性文章。
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不但较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训练了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而且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