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数学问题。与其随便地听从命运的安排,还不如主动学习数学思维,关键时刻做出明智地选择。
我们平时在跟人讲道理的时候,总是会引用谚语或心灵鸡汤。但是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有时候是互相矛盾的。
比如逻辑学家金岳霖,很早就注意到“金钱如粪土”和“朋友值千金”这两句话不可能都是对的,否则就等于说“朋友如粪土”。
如果你想避免价值观紊乱,那就需要学一点数学思维。
看似互相矛盾的两种说法,有可能都有道理,这就需要你在用的时候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就需要用数学来计算。
举例:
1. 有人采访了临终的老人,问他们这一辈子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结果是他们后悔的大都是“没做的事” —— 有个好教授的课没选,有个好姑娘没向她表白,有个好机会没下决心去做 ——而很少对“做过的事”后悔。
2. 西方人说“邻居家的草坪更绿”,中国人说“老婆都是别人的好”。
前一个例子说明人生在世,应该关注探索新事物;后一个例子讽刺这种行为,主张应该珍惜拥有的。那么我们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去探索新事物?又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关注已有的?
其实这是一个数学问题,而且是困扰了数学家很久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你到底应该花费精力去探索新的信息,还是专注于已有的信息中继续收获。
比如,你在一家单位上班很久,有时感觉很差,有时候感觉挺好,那你到底要不要换一家公司试试?
数学家给出的一个洞见是,你必须关注时间的因素。如果你还很年轻,你就应该积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果你再过两个月就退休了,你还跳什么槽?
根据时间的长短来决定,需要探索还是获取已有收获,取舍的思路非常清晰。
年轻时要多探索,年龄大时多专注收获。要想过好这一生,就要拥有三个智慧:
1.人在年轻时,就要大胆探索
人在年轻时需要大胆探索,不断尝试新事物。但是这需要父母强有力的支持,不需要你去挣钱,不需要你来养家糊口,你可以选择喜欢的大学,喜欢的专业,即使错了,还能重来。
这样的人在年轻时,攒下经验,能够快速理解世界,后期才能做出选择。
2.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要利用已知信息,专注于收获。
人老了喜欢吃的饭菜就那几样,喜欢交往的人就那几个,喜欢去的地方也不多,仿佛失去了追求新事物的动力。
但是心理学家却认为,其实这是老人做出的理性选择,他们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事情,又和谁待在一起最舒服,什么口味的饭菜最适合自己,不需要再去探索,因为年轻时已经完成,现在最主要是享受生活!
3.慢慢变老的过程,其实是我们越来越好
老年人不再去探索新事物,并不是不敢,而是已经探索完成。研究表明,人到老年,无论精神状态还是生活状态都是越来越好。因为你已经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你就会很乐意自己被喜欢的事物所包围。
我妈妈每天都坐在窗下桌前,伏案构图绘画,生活中就是老三样:吃饭、休息、绘画,偶尔出去看看画展。不知情的人可能觉得会太无聊,她自己却觉得生活有滋有味。
她总说:退休后,临老才开始做自己最喜欢的事,一做就是二十多年!喜欢的东西来之不易,珍惜还来不及,又怎会去做多余的事,浪费了好时光!这就是妈妈浪漫的老年生活。
如今妈妈又买了智能手机,八十三岁又开始探索新事物,学习操作智能手机,探索和享受生活也不矛盾,反而充满正能量,激励着年轻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人,跟随着她老人家的脚步,不敢有丝毫懈怠、停驻。
数学思维如何在生活中应用?你好!我是尹雪玲,这是我今天学到的内容,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喜欢,就顺便给个喜欢、赞赏或者转发,以此作为鼓励!不给也没关系,一样感谢您的关注!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