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的做事都秉承着这样一个原则就是做过这件事不要后悔,并且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自己添麻烦。现在似乎有了一些改变就是事情能给自己带来滋养,与自己的生活和世界相得益彰。
这几天读了关于正面管教的文章,文中的几个观点分享给大家。
1.很多父母的心里装满了琐事、压力、烦恼,再也承受不起一点点的意外与不如意。这个时候,情绪的开关一下子就被打开了,在这样的负面情绪下,可怕的负面行为就会接踵而来。情绪管理,其实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多的是一种唤醒,唤醒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情绪,从内心去接纳自己,进而改变自己。当我们知道情绪的源头是自己,就会做出更多的内省与改变,而不是向外索取。
2.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先宠爱自己,才会拥有爱别人的能力;注满我们的爱之杯,爱才会在我们和孩子、家人、朋友之间流淌。
3.反思问题的源头,可以增进自我了解,并帮助你尽可能地降低情绪失控的可能性。
4.只有接纳自己是一个有情绪的人,你才能轻松面对自己的情绪你要记住,我们要拥有不完美的勇气,才能继续行走在通向完美的路上。
5.当我们开始自我成长时,就不会再把责任推卸给他人,也不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当我们开始自我接纳,就不再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爱人和孩子。当我们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后,就很容易处理好我们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
6.用接纳的心态拥抱孩子的独一无二。只有我们感觉到自己被倾听时,才会敞开心扉继续说下去,才肯去听从对方所说的话。让孩子按照他本来的样子成长。
7.对孩子受伤的情感来说,父母的理解是治愈的良药。当孩子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对父母的爱就会更深。当他们感觉到深深的接纳与爱时,就更倾向于合作而非对抗,这时再来解决问题,就变得轻松很多。
8.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是给予他们能量的开始。当他们相信,不管自己拥有哪种情绪都是正常的,他们就可以自由地做自己。
9.因为当我愿意用手势代替命令或唠叨时,我的情绪是冷静的,而且孩子能够感觉到被尊重和信任,所以更加愿意去遵守。
10.真正良好、有效的沟通,需要父母能够适时地感受和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并及时做出回应,尤其需要父母能够倾听孩子。
11.包揽了孩子遇到的一切困惑,对孩子进行过度保护,从而剥夺了孩子通过遭遇挫折、体验错误取得成功的机会。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没信心,因此便通过一系列不当行为来找寻自己的价值。
12.正面管教主张,当孩子有不当行为的时候,不是通过孩子的行为表面去判断这个行为的对错,然后给出解决的办法,而是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是什么感觉,隐藏着怎样的信念,孩子做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只有了解行为背后孩子的真正需求,才能帮助我们真正地解决问题,并且是以一种尊重、平等,不伤害、不惩罚孩子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通过不打不骂的方式也能让孩子听话。它做到了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它让我们看见孩子、理解孩子,并根据问题的原因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解决问题。
13.人所有的行为都是以目的为导向的,一个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他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
14.孩子行为的呈现方式虽然每次都不一样,但背后的想法无外乎有4种——寻求过度关注、挑战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
15.打击与批评只会让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承受与逃避惩罚和责难上去,而父母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却能让孩子感受被原谅的放松,从而能够专注于错误本身,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6.父母如何对待错误,远比错误本身更重要。孩子也会从父母身上学到对待错误的方式。
17.孩子只是犯了错,他本身并不是个错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