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门人有私录阳明先生之言者。先生闻之,谓之曰:“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
释义
有门人私下记录先生的言论,先生知道后说:“圣贤教人,都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就像中医用药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会根据每个病人体质的虚实、病理的阴阳内外,来酌情加减药方和药量。其要旨在于治病,至于怎样用药,并没有固定的说法。如果你拘泥于一个方子,很少有不害人的。现在我和大家不过是针对各自的不足之处,互相勉励磨炼,只要能够改正,那我的话也就没有用了。你们若是把它守为成训,传扬下去,他日误己误人,这罪过你们担当得起吗?”
感悟
将道理死记硬背妄图一招吃遍天下鲜是我们现代人最常犯的错误。
我们往往学到一个新的知识就急切的想用这个知识解决一类问题,却往往忽视了问题的起因,根由和影响因素。这就好比养鱼,我们知道通用的理论是少喂食多换水,但却可能将养金鱼的套路用在热带鱼身上。
不经过深入研究实践的知识不要四处传扬,没有去伪存真的道理只能害人害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