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点赞,是一种态度
有朋友说,我从来不看别人的朋友圈。我真的佩服这样的人。
说实话,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该把有限的精力,耗费在不该耗费精力的地方。
可是,人是社会化动物。我们都是渴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如果一种好的行为,持续一个月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这种行为就会消失。
如果一个学生,每天进教室主动打扫卫生,可是老师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学生很可能就不做了,反正也没有老师看见,同学也不认可,他就不会再做下去。
同样,我们看一位朋友的朋友圈,既不点赞,又不评论转发,平台就不会再给我们推荐这位朋友的朋友圈。
我们每个人,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一种善行,要得到大家认可才会被传递。
02参与,是一种善意
这段时间,我在尝试通过直播分享读书感悟。目的就是想激发更多的朋友喜欢读书。可是,我发现一个问题,总有一些朋友,进了直播间,既不互动,也不点赞,也不回应。
直播最大的作用是通过互动,实现有效交流和沟通。不然,那和录播有什么区别?
粉丝低于三千的直播是不赚钱的,特别是读书类节目。由于平台推荐的书有一部分比较贵,不想让朋友们多花钱,所以没有办法直接买书。
李尚龙老师是在卖读书的课和写作课,再就是为自己的书预售做推销,人家每次直播总能有上万收入。古典老师每天早上直播写作,每天有数百人围观写作过程,我还兼顾不了,写作时不敢三心二意。
老师这个群体,平时太忙了。要么没有时间读书,要么没有心情。买一本书,虽说只有三五十元,可是细算下来,每年读五十本书,也要花费数千元,工资本来就不高,再不节约一点。如何开源节流呢?
虽说投资学习,这钱花的不冤枉。可是关键是大家本就不富裕。于是,我就想到通过直播分享自己的一些读书感悟,如果你对本书感兴趣,想仔细阅读,那你可以下单买回来阅读。
这就是我做直播的目的。
03分享,是一种美德
有朋友说,他书架上的书绝不外借,因为有不少书都是他借别人的。
也许,这是人家的幽默风趣。
我从不吝啬自己喜欢的书。只要有朋友喜欢阅读,拿去读就是了。什么时候看完了再还回来,也有不少人不愿意还的,我也忘记了。
总是记得自己买过某一本书,想再读一遍,可是书架上找不到了,许是谁借走了,没有收据,如果对方说,我不记得借你什么书了啊?你怎么回答?本来香都烧过了,何必在意这些呢?
非要证明对方借了书没还,下次谁还读书呢?说多了就没意思了,朋友也没得做了。郑板桥不是说,难得糊涂。
多点赞,多捧场,多支持分享。这年头,谁都不容易。请您多多包涵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