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在饭局上认识了一位年轻后生,今天他打来电话说要到我处喝茶,本着礼貌也闲着没事,我答应了他,不一会他到来,东聊西扯一阵就走了。我心想,现在的年轻人也像我这般老戳一样无事可做吗?
过了几日,微信里他频频发来信息相约我去他那里喝他新到的茶。一两面之交,如若叫去吃饭,我定然是回绝的,喝茶只是消遣时间,况且一二里地,我没多考虑便撒开双腿步行去他那里。
刚落座,茶未泡便又来了人,我欠了下身子,点个头算是打了招呼。年轻人动作也快,冲了茶倒了两杯各摆桌面,我喝了一口,一股寡水味直冲喉头,这哪是新茶?一如饭店桌上烫碗的路摊茶。
闲聊一会,陆陆续续来的人挤满了屋,这时我终于明白年轻人叫我来干什么了。
听完产品介绍,对他产品的营销模式赞叹一番后,我便起身回家,路上我想了一下,按说我这种老鸟是不轻易的去听这些人讲故事的,今天不知是哪根筋搭错线了。
不得不说这年轻人的脑子够用,先云淡风轻的来我这里,营造出无所事事的氛围,继而邀约,后向他人宣传有大师到他处喝茶,这波无形引流运用得恰到好处。
投其所好是他的招术,不管怎样,能引众人来,他的目的已经达到,至于交易成否那是后话,这么多人来,能成一两个,今天他就有了业绩,只是我莫名其妙的成了托。
现在的人,欲做成某件事,无所不用其极。
前几年,产品满天飞,一个比一个神奇。卷裤腿上田岸的人都成了攻克难关的能手,那一阵子,造就了很多富人,亦多了无数个老师。
如今,听到那些不具备医学常识的人推销产品,我只关心他编的故事是否精彩,至于产品,能给我试用,但接无妨。
能拿来做系统销售的产品,不外乎都具某些方面的优势,如若价格低廉且疗效显著的,这类产品最好做。
价且兼物又美的产品估计是没有的,每种产品都有瓶颈,如何解除瓶颈是促销产品的关键,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销售是产品成为爆款的重要组成部分。想当年三株口服液、脑白金的遍天盖地,这种成功无一不是倾注了丰富的智慧。时下,哪怕是一瓶水,有足够的脑汁加持,也会成就许多美好。
年轻人热血沸腾,做事凭这股劲,或许能闯出一条生路。
我是不喜欢听故事的,我讲的故事,如果有人愿意听,就不会落入步人后尘,拾人牙慧那种尴尬,因为过来的人,总是比初涉江湖的人经验多丰富一点。
人总是局限于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这一点不奇怪,对陌生的行业,不具备专业的认知,行事中往往会贻笑大方。然很多人却忽略了这一点,口若悬河般的将自己的见解说与专业的人听,这无异于班门弄斧,同时也显露出了自己的无知。
故事总在人们不经意间开始的,如若刻意的安排,内容即显得呆板,少了引人入胜的情节,能听完故事的人并不多。
老朽的我倾向于用一种态度去传达一个道理。这样才不至于使人进退两难,所以,年轻人的思维,侧重于撒网,而不在于湖里有没有鱼,如此一来,耗时费力不讨好。
让人既得利益,又福泽刚需群体的产品,最值得一做。
如若纯粹套装,纵使眼前有波涛汹涌的大海,此刻我也只想静静。
看到年轻人的风风火火,似乎也就看到自己曾经的青春,自己也是这样不知疲倦的过来,感受一下火热的气氛,或许心态会有所改变。但是一想到每个人的世界都有他们自己的理解,又有一些莫名的失落。
有些话留给懂你的人听,在认知不同的基础上,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足够了。故事听多易发梦,做回自己的游手好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