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160057/fc2543691cf6e8b7.jpg)
##见
从小到大,我们都面临着需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学业和工作生活。而学习,对于很多人而言,或许并不是那么轻松惬意。于是很多人或许会想,要是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有那么一种诀窍,能够毫不费力不痛苦地,甚至是轻松愉快地做到学好学会,那该多好啊!
那么,到底有没有这个诀窍呢?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先给一个回到——没有!
学生时代,我们就被教导了一大堆话,叫幼小的你努力学习,比如这样说给你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还有很多,自行脑补。
那么,为什么会觉得学习很难呢?
其实,一直缺乏深入的思考。而这个问题,为什么学不好,进而引申到如何高效学习,似乎也越发重要了。
上周六,应朋友小张老师的邀约参加了一场樊登读书会的线下书友聚会。
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新朋友,有了新的启发和收获。当天分享的主题,是对《认知天性》一书的读后感受。
在我看来,他所表达的内容。应当是现代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对于学习方法的主要观点的总结。
为什么会觉得学习很难呢?
用书中的观点,这是因为学习是反人性的事,所以难。可谓一语点醒梦中人。
人类的进化史,人类的生物特性,决定了这一点。因为任何生物,都是会倾向于节能的。而学习的时候,对于大脑的能量消耗事很大的,自然不乐意,这是天性,不可避免。
再则,从心理上来说,所谓学习,要去面对未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这会让人不舒服,也会极力避免。
所以说,学习很难,都反人性了,自然没有诀窍可言。
而在多次听书也好,阅读部分章节后,因这本《认知天性》,却也有了一个新的认知,那就是:
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是有诀窍的!
这不是和前面的结论相互矛盾吗?
其实不然,刚才说到学习反人性的。比如,我们从小到达,就喜欢用反复阅读的方式来学习,而这个事实上事效果很差的。因为越是容易调取的信息,我们越是掌握的不好。或者说学习越轻松,掌握越困难。
那么,学习的诀窍又是什么呢?
从书中所提到的学习掌握跳的知识和技能为例,跳伞是一个比较难学的技能,因为跳不好是要摔死要出人命的。因为这项的学习,其方法可谓是最科学和高效的。
学习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不允许看书反复阅读,也不准用笔记本做记录。
而是要求你对所有的知识点和概念,要用脑子去记,要去领悟,要转化为身体的各种的反应,一直到能够自动的做出条件反射为止。
比如最开始的最初级的技能,是在原地进行的,就是朝向六个方向翻滚练习,两个侧面、前面、后面,还有左前和右前,每一个动作教官都会给你演示,并指导你能熟练完成为止。然后呢,逐渐增加难度,从半米多高离地的平台,然后再上到3米的滑索,最后上了10米高的塔,一直到你的训练通过。通过这样由浅入深,逐步实践的训练。从而扎实掌握了这项技能,不会被摔死。
书中认为,无论是多么复杂的知识或者技能,都是用三个步骤来完成的。
第一个步骤是编码,也就是大脑把感知的东西转化成一种自己所能够理解和转化的心理表征。
第二个阶段是巩固,是通过潜意识和各种训练方式,把这种心理表征进行强化,变成一种长期的记忆。
第三个阶段是检索,就是通过自我检测和搜索,不断的逼迫自己,把自己的知识联系形成一个检索的线条,从而变成一种自动的一种条件反射。
这也可以归纳为学习分三步走。一是编码,留下记忆痕迹;二是巩固,强化记忆痕迹;三是检索,标记记忆痕迹。
这样的一个过程,是把外部的知识和感知,变成自己的短期记忆,然后不断练习强化,再变成长期记忆,变成自己的条件反射。从而完成了一次高效的学习闭环。
##感
本书开宗明义就说了,学习是挑战天性的必修课。那么,就这本书的学习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天性的过程。如果只是在樊登读书会上听听书,感觉挺好的。电子书嘛,随便翻翻,也感觉不错。
而这样的学习,是没有难度的。正应了书上说的,学习越轻松,掌握越困难。那么,这本书不是白看白学了吗?惊醒一身小汗。
##思
不过还好,反复地阅读和听书,还是知道了这个基础的知识点。因此,在线下的读书会做了分享以后,还是隔一段时间又做了阅读和听书,因而也算是走在正确的学习的路上。
这就是书中说到的,反复地间隔地学习,还有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就是考试,做了樊登读书会上的测验题,也是一种巩固的好方式。
那么,这个从编码到巩固到检索到三个关键步骤,还能运用在一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上,要主动地去反人性,去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才能高效快速地掌握知识,习得技能。这就是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诀窍。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行
这本《认知天性》,是关于如何学习的书,它所想教会我们的,是如何学习。那么,如何做到呢?如何实现从“知道”到“做到”呢?
其实书上已经写得很明白了。那就是,提升认知,知道了学习是反人性的,那就反其道而行之。放弃那些自以为好,其实是舒服的偷懒的方式。用编码——巩固——检索的三部曲,去反复实践,去不断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