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三次读科特勒的《市场营销原理》了,经典的书往往常读常新。
记得第一次是一年多前,当时通读了一遍,包括其中的案例。当时给我的感觉,明明可以压缩成几句话的,却用了大量篇幅,虽然内容丰富,可废话也不少,读完了,也没什么感觉。
几个月前再读,是对着别人的脑图读的,精炼了许多,仍然用了不少时间去理解。但是在具体概念,和逻辑的把握上还是不太准确。
如今,拾起书本重读,在读前言及第一部分时,让我很兴奋,突然发现原来如此有意思;边读边思考其中的逻辑,费神却充满趣味。至于二、三、四部分,则以工具书的态度去面对,着重于章节前面的介绍和末尾的小结,至于具体内容则留在以后应用时当做工具书来查看和参考,这样更有价值。
全书分为五个主题,今天从第一个主题说起:
营销的目的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以获得回报。
而营销,则是管理有价值的顾客关系。
营销的目的很好理解,就是为了获得价值回报,那营销为什么是对有价值的顾客关系的管理呢?
其实,企业提供产品,顾客提供代表价值的货币,在市场上交换,这就是形成了一种顾客关系;而有价值,则强调的是能为企业带来有效利润的;其中管理的含义,则有三层,分别是建立、评估、维护。
什么是无价值的顾客关系呢?举个保险行业的例子,保险公司经常举办产品说明会,只要参加就可以领取各种礼品,鸡蛋、保证、油等等,部分顾客就是冲着礼品去的,这部分人对保险公司而言就是无价值顾客,需要摘出去,让有限的精力用在潜在的客户身上。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销售行业很普遍,所以作为业务员,慧眼识人格外重要。
至于管理,可以这样看。建立有价值的顾客关系,相当于拓展新顾客;维护有价值的顾客关系,则是提高顾客留存率,这两者都是增加公司销售的重点因素;评估,则是对营销过程的自我诊断和调整,得以不断进化,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
有了整体的概念,下面来看营销的五个步骤:
这里前四部分都是在为顾客创造价值,最后一部分才是从顾客获得价值回报。
一、
首先是理解顾客的需求,作为人,需求都是一样的,正如马斯洛提出的五层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都囊阔了进去。
但是由于文化和生活的不同,由相同需求产生的欲望缺是不同的。例如,四川人饿了想吃火锅;那东北人不乐意了,他们就要吃东北乱炖。当然这带些调侃,事实是生活的环境不同,产生的欲望也不同。
而欲望能否转变为购买行为,则需要看个人经济实力。例如,我个人有安全的需求,由此产生想买套房子的欲望,但是一看深圳的房价,发现买厕所都不够,这同样难以转化为购买行为。
由这些有着同样欲望,以及有能力购买的顾客,就形成了公司产品的市场。
但是市场是受宏观环境,如经济形势、人口、自然环境、技术等,微观环境,如公司、中间商、公众等影响的。
因此我们需要足够的、有效的信息来把握这个市场的变化,所以就要建立营销信息系统,如同猎鹰有了眼睛来能准确抓捕猎物。
二、
了解了顾客和形成的市场,下一步就是设计顾客导向的营销战略。
格外强调顾客导向,从顾客角度出发,不能说我擅长生产这个,那就是个产品了,这是典型的产品观念。
商业历史的发展上,目前形成了五种营销观念: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
每一种观念的产生都极大的促进了当时商业的发展,在一定历史背景下都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是在当下的不同领域,都有这些观念的适应之地。
设计顾客导向的营销战略,强调两点,一是从市场中选择服务对象,具体来讲就是对市场细分后,选择一个或几个领域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这样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容易产生竞争壁垒
二是选择价值方案,即向公众传达的价值理念。从质量和价格的角度看,有高质高价、高质同价、同质低价、低质低价四大类。
乍看高质同价和同质低价似乎差不多,其实他们的申诉点不同,高质同价,强调同价位,质量更好,侧重于质量好;同质低价,相同质量,我价格更低,侧重于价格更低。一个强调质量,一个强调价格,在不同的品牌战略下,选择的会有不同。
确定了服务对象和价值方案,基本可以确定营销战略了。产品差异化战略,也是需要注意的一部分,但是对于标准化产品,就只能强调于价值主张了。
三、
下面就进入了具体的营销方案环节。战略是高屋建瓴,指出为谁怎样服务?营销方案重点在于可操作性。
可以利用4P理论进行具体策划,分别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至于后来有人提出6P,添加了公共关系和政治权利,我觉得这两个应该是下一个环节内容,这里可以不考虑。
产品,需要根据顾客需求和欲望,具体化为若干了产品理念,如同沟通需求中,却有微信、QQ、陌陌等不同的产品,所以不同的理念,会引导出不同的产品。
以及价格、渠道、促销,书中都有非常丰富的案例和讲解,在应用中可以当做工具书来及时参阅还是不错的。
4P理论中四个方面在实际操作中不是呈递进关系,而是互相交织的,互相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四、
第四个阶段是建立有效关系,原书写的是“建立获利的关系和创建顾客满意度”,其中强调的是第一建立的关系要能够获利,也就是有效;第二,建立关系过程中,要让顾客满意,来增加顾客留存率和忠诚度。
这一阶段的本质是沟通,前三个阶段,企业已经完成了产品的成型,以及设计好了产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途径和方式,这一阶段就是怎么和顾客沟通,从而新建并维持。
由此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CRM),这里如同快递行业提出的最后一公里的概念,这一环节与顾客接触的是最多,而顾客对企业的认知,也是主要从这里来,所以CRM需要提升到一定高度去思考。
最后一阶段便是收获了,获取顾客价值。前面的付出,后面的收获似乎是水到渠成,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非常愿意购买有些公司的产品的原因,前面的工作做足了,后面自然而然。
这里书中提到了顾客资产,也就是所有顾客终身价值的总和。顾客终身价值指的是顾客一生中购买的该企业产品或服务,所以一方面要不断拓展新客户,另一方面,维护住现有客户,并提高客户购买该公司产品的比例,是需要同时关注的。
比较笼统的框架就这么出来了,可能在应用中根本没有这么多环节,同样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一旦有问题,在这个框架下检视,能够更加全面和有效。
下面是全书脑图,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