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8 日 周一 雨 每日堆肥之 70/100
文学不能改变世界,但可以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从这条河到那条河,口耳相传。
写不出再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周末一口气读完《城南旧事》心里踏实又坦然。曾经很喜欢张爱玲,和先生谈恋爱时收到一整套的张爱玲作为礼物,也算是浪漫的一件小事。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英子的一篇短短的《冬阳 童年 骆驼队》,突然一发不可收拾的要开始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细细的品读完,意犹未尽。如果说上海是张爱玲的,那北京就在林海音的笔下,鲜活起来。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整本书像小说,更像散文,童年英子的视角,细腻的记录下来北京生活的往事。五个故事,五个不同的主人翁之间的情感交流,笔触温暖平实。
那些故事记录的都是林海音 13 岁以前的童年故事,可是她却那么擅长于描刻细节。无论是一举一动还是一颦一笑,每个动作、每个场景,穿戴的衣服,跑动的姿势,吆喝的声音。那么形象生动,让我恍惚以为,那些事就发生在眼前,回响在耳边。仿佛英子从五岁开始就已经在写,写下那样多的琐事。写下那些情感。
可这本书三十多年以后才陆续完成,集合成一本回忆录。林海音用那么多年的时光来回忆,来重建童年时期的观察与想象,笔触却完全没有代入成年以后对于童年经历的影响。那些感触,就是一个孩子的感触。我不知不觉间就走进去了,走进那些灰白的、彩色的场景里。
我看着冬季的骆驼队来了,听到叮当的驼铃声。我看到那个因为想念女儿和离去的还未成婚的丈夫、有些疯疯傻傻的秀贞,其实她不疯的,她只是思念而已。我看到被自己养父母鞭打强迫学戏的可怜的妞儿,甚至能看到她脖颈后面的青色胎记,那是秀贞的女儿啊。我看到英子偷偷的拿了母亲的金镯子给他们做盘缠,可是为什么最终金镯子回来了,秀贞和妞儿有没有走远啊?
英子分不清好人和坏人,我也分不清。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十足的坏人啊。那个躲在草垛深处的男人,那个和英子说好要去看海的,最终被警察带走的人。我看着他低着头,低着头,从人群中走过。我听到旁边的人说,是一个小姑娘给便衣警察透露了细节。我想,英子和我一样难受吧。
我看到英子那样可爱的撮合兰姨娘和德先叔,看到生气的父亲脖子上青筋凸起,看到暗喜的母亲心满意足,看到得意的英子说“一副滚铁环,一双皮鞋,现在我还要加上订一整年的《儿童世界》。”那样生动的人物性格和形象跃然纸上。我也忍不住捂嘴偷笑,多聪明可爱的女孩。
我看到宋妈期盼栓子和丫头的眼神,那样热烈和渴望。我听到宋妈的唠叨和担心,还有那样具有北京特色的摇篮曲和歌谣。可是大黄板牙太过分了,栓子都溺亡两年了、丫头也早在出生的时候被卖掉。宋妈每每渴望的早变成已经破灭的气泡。英子好心疼,我也好心疼。
六年前英子和父亲都羡慕在讲台上代表大家领取毕业证的毕业生,六年后的英子也做到了,可是父亲却不能硬着头皮去现场。哪怕父亲一直教导她的是“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了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读到这里,我憋着嘴忍住哭,可是眼泪也仍旧在眼眶里打转。十三岁那年,英子提早结束了她的童年,也结束了所有关于南城的回忆。可是这本书是幸福的,是可爱的,是充实完整的。
如果说上海是张爱玲的,那北京就是林海音的。谢谢林海音,带来的温暖与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