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北平故思
林海音的第二篇就是讲的在北平时候的童年了。余光中先生说:上海市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林海音先生把小时候的童年写的那么认真,细致,就好像在同我们是故友一样。读了她的文字,才发觉我们小时候玩过的东西原来她也玩过。
不信你看挝子儿:单数(五或者七粒)的子儿,一把撒在桌子上,桌子上铺了一层织得平整的宽围巾,柔软适度。然后拿出一粒,扔上空,手随着就赶快拣上一颗,再扔一次,再拣一颗,把七颗都拣完,再撒一次,这次是同时拣两颗,再拣三颗的,最后拣起全部的。这个全套做完是一个单元,做不完就输了。

我的“挝子儿”同她写的大概一样,不过她的,是女孩子玩的游戏,而我的,男孩子也可以玩。不用铺围巾,只须底面是平整的,不至于划伤手或者抓不起来。单数(五或七)粒,一把撒在桌子上,然后拿出一粒,扔上空中,趁它还未降落之时,手腕迅速反转,抓起下一个粒子,再反转手腕,接住掉落下来的第一个粒子,这样手里就是两个粒子,再随机用手中的一个粒子,继续上抛,此时手里有一个粒子,再迅速反转手腕,抓起第三个粒子,再反转回来接住掉落下来的一个,这样,手中就是三个粒子,依次下去,直到全部接住。
我的“挝子儿”同她的“挝子儿”是不一样的感觉,她的“挝子儿”是小家碧玉,永远透露着那么一点优雅,这和她本人的素质有关,和家庭的教养也有关,正是由于这种优雅渗透于孩子的游戏中,便使得女性仿佛都有一种灵巧。用 她的原文中的话来说:女性的手比较巧于运用,当然是和幼年的游戏动作很有关系。记得读外国杂志说,有的外科医生学女人用两根针织毛线,就是为了练习手指运用的灵巧。

除了童玩,剩下的是对于北平的一些大大小小的怀念了,如在胡同里长大,北平漫笔,难忘的两座桥,地坛公园,虎坊桥,城墙.天桥.四合院,老北京的生活,想念北平的市井风貌,苦念北平。她怀念的是北平,我们怀念的许是自己的那个城市了,但她与我们的感情是一致,都是对一座城池的想念。
董卿在《朗读者》城市一期中说:英国诗人库伯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建筑的堆砌,更在于城市和人之间的化学反应,长街短巷,市井烟火,我们在这里获得温暖,我们在这里制造梦想,我们在这里认识自己,但愿你我都能够在城市里各得其所,也但愿你我能够用最质朴的灵魂,守住心底的城池。

还有的话就是一些个人的趣记之类了,家住书坊边,骑毛驴儿逛白云观,访母校.忆儿时。也有许多经典片段值得我们学习写作。

总之,这第二编全在于我们怎么看,我们如果把它看成自己对于自己神往城市或者故乡的怀念,便读得趣味盎然。如果我们全然只把它看做别人纪念的一些杂记,亦可学一些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