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奕凯
我先来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95年出生在一个不算太大的地方——那时候的盘锦还算不上是城市。放眼望去,住着人家的都是一些老旧的楼房。当年的绿化很少、商场很少、地下停车场很少、公路也很少。奇怪地是,那个时候的晴天,天会蓝得像一颗纯粹的玻璃球,里面映满了白色的云。夏天会下半个月的雨。冬天会下很大很大的雪,大到把房屋都围起来,大到老师会给家长打电话,通知临时放假的事情。
小时候很爱吃糖和看书。所以很小的时候就有了蛀牙、在小学三年级就戴上了沉甸甸的眼镜。邻居家的小朋友们常常聚在一起有模有样的拍皮球,而我仿佛天生就对那些球类游戏没什么兴趣,拍不到两下,皮球就会被强大的地心引力吸走,再被风推向了远方。以至于现在放假回家,妈妈每次看到我,都无一例外地会对我抱怨上几句:“儿子,啥时候能再长点个儿啊,都是你不爱运动,回学校多打打篮球就好了。”
除了打皮球以外,学自行车也是很让我苦恼的一件事情。大家都应该知道那种前面一个轮后面一个轮带着两个小轮的那种自行车,我试了好久才敢不用人扶着一个人上去骑。大约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父母开始让我骑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只记得当初我一直摇头,死活不干。后来在他们两个人的轮番轰炸之后,我总算同意让他们扶着我骑。大约又过去了一个月,父母为了让我学会独立骑车,终于拿出了杀手锏。妈妈买了一袋糖,摸摸我的头说:“乖,今天妈妈不扶着你了,自己试着骑,骑的好的话这些糖就都是你的了。”
因为年纪太小,所以经不起糖果的诱惑。我想也没想地就坐了上去。那时候我还住在爷爷奶奶家,楼前的路面很窄,而且有了一定的年头。加上旁边又是一个很大的沙场,所以路面上有很多细小的沙粒和石块,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当车猛烈震动的那一刹那,我就后悔了,想掉头往回走。结果当我刚要换个方向的时候,对面响起刺耳的喇叭和汽车嗡嗡嗡的引擎声,我吓得直接把自行车推了出去,整个人重重地摔到了地上,膝盖在黑色的路面上擦了一条长长的口子,那道疤痕至今都能看到模糊的痕迹。
回去后,我哭个不停,多少颗糖果也止不住。膝盖上涂了一层又一层红色的紫色的药水,睡觉的时候连翻身都不敢。爸爸妈妈都被我奶奶给痛骂了一顿。奶奶哄着我说:“不骑了不骑了,自行车有什么好骑的,上学让你爷爷送你,以后离那公路远一点。”
这件事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从此对于这世间的每一条公路,我都充满了畏惧。自行车也就这样被我搁置了多年,一直到高二的那一年,因为上学的原因,不得不又捡了起来。家里特意买了一台蓝色的新车,我就一个人在楼后的空地里练习。来来往往很多嬉戏的小孩和饭后散步的人群,我突然觉得我这么大了还不会骑车,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于是我就一圈又一圈的练习,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终于把车子练会了。我沿着黑色的柏油路,绕着偌大的小区,骑了好几圈。那种被迎面的风轻轻拍打脸庞的感觉,让我第一次尝到了速度带来的甘甜。
一年后我参加了高考,成绩并不理想,考上了一所普普通通的大学。跟父母冷战了半个多月后,他们也接受了这个事实,提前给我买好了去西安的车票。高中毕业后的那个假期,妈妈给我报了驾校学车。因为是夏天,所以跟出去学车相比起来,我更加愿意懒在家里,开着23°的空调,喝着刚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可乐,一边听着歌一边在电脑上噼里啪啦地码字。可是钱也交了,想不去都不行。我开始用手机漫不经心的背题,直到科目一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还没有看几道,所以考试理所当然的失败了。回家后我用心的背了两个晚上,在第二次考试的时候顺利的通过了。
接下来就是科目二的练习。
我突然对练车产生了深深的厌恶,与其说是厌恶,不如说是害怕。害怕教练的哪一句话没有听进去,害怕哪一个步骤自己没有做好。每天接到教练的电话成了最揪心的一件事情,和我一起练车的还有两个比我稍大一点的学生。他们几乎每天都泡在这里,就我隔几天来一次,隔几天来一次。到考试那一天他们每个人都胸有成竹的样子,只有我心里没有底。
下午两点考试,我的名字在大屏幕上被排在了第一个。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就在轮到我的时候,突然发现我忘记带了身份证,于是我从第一个考试的人直接变成了当天最后一个出场的人,紧张的心情不见了,迎来的却是更深的担忧。
轮到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了。
每个人有两次机会,我刚刚开出停车的位置,就因为过于紧张丢掉了一次机会。车身嗡嗡的晃动,教官在旁边冷冷地说:“不用开了,回到原来的位置。”
“为什么?”
“开车的时候谁教你不拉手刹的,这是最基本的东西,你是哪个教练负责的?”
“对不起对不起,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嘴里一遍遍的道歉,把车开回了原来的位置,把所有基本的动作都按部就班的做好,才缓缓地松开了离合器,朝前驾驶。
上了大学后才知道,很多人在高中毕业后都会去学开车,并且都比我学的要快。有趣的是,我的三个室友竟然没有一个人报名学车的,所以当他们询问我的时候,我就会经常给他们讲述我考科目二的这件事情。其中一个室友问我:“那你最后过了没有?”
“当然过了,第二遍还是很顺利的,只扣了十分。”
说这话的时候总会带着一种牛气哄哄的样子,仿佛是某一种荣誉,又像是写出了一篇让自己热血沸腾的文章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说给其他人听。然而这并没有让我由此就爱上开车,爱上公路,爱上那种不顾一切的速度。我的生活依然缓慢,宅在宿舍,宅在家里。床前堆了一本又一本看完的书籍,电脑屏幕一直亮着,放着悠长而又抒情的轻音乐。
大学迎来的第一个假期,我坐火车从西安回到了盘锦,一头又闯入了北方朔雪纷飞的冬天。记得刚回来的第一天就下了一场很漫长的碎雪,我坐在公交车里,被冻得双手僵硬发痒。下车后,又被大风吹得走不动路,见到同学后,才一起顶着风雪进了地下商场。半年不见,同学却还是老样子,但我却莫名其妙的瘦了一圈,于是无论见到谁,他们都对我说:“你瘦了!你瘦了!你瘦了!”搞得我好像曾经多胖多胖一样——事实上,高三一年,我被我妈喂成了“胖子”
半年没见,盘锦却又变了一个样子。其实,这座城市,每一年都在发生着变化。小时候总是天真的以为兴隆大厦在的地方就是这座城市的中心,那里什么东西都有的卖,全世界的人都聚集在那里逛街和购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座城市也渐渐变成了一只庞然大物,吞噬着周边的一切。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组成了一个个奢华的商业圈。生态园、蓝色康桥,这些庞大的小区相继建起,无论地上还是地下都停满了密密麻麻的车辆。而这次回来,又有了崭新的橘子广场和正在建立的万达广场。所以哪怕是北方最寒冷的热雪,也低挡不住一座城市最饱满的热情。
“给教练打个电话,赶紧把车学完把。”妈妈又在客厅里唠叨。
“不要。”我一边看书一边说:“外面这么冷,又下着雪,路滑不安全。”
“有教练在你怕什么?”
“反正这个寒假不想学,暑假再学吧。”
“暑假你又不想学了。”
“不会的不会的不会的。”
就这样,我又逃过了一个假期。
寒假结束前,有个很要好的初中同学找我出去吃饭。让我惊讶的是,竟然是他自己开车来接我。上车后,我还调侃地说:“你开车我能放心吗?”
同学得意地说:“学了两个月呢,放心好了。”
同学开车的动作格外老练,哪怕是夜路,也敢把速度彪得飞快。
“开得不错啊。”我说。
“你的车练完了吗?”
“还没有,科目二考完了,科目三还没有。”
“那怎么还不学?”
“冬天……路上有冰雪,太滑了,不想学。”我又欺骗着自己说:“等暑假回来再接着学吧。”
至于为什么不学,可能只有我自己才知道了。是出自于懒惰,是出自于感觉无聊,还是出自于对这世间每一条公路的畏惧,其实都不重要。而事实是我差一点点就放弃了这件事情。后来我终于想通了,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值得被放弃,我每天都在说着有一天我要出人头地,有一天我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有一天我要让很多人都读过我写的书。但是如果连练车这样的小事我都轻易放弃,那么也就等于放弃了我现在所有的东西,甚至放弃了我所有的生活。
今年暑假我出去玩了一圈回来后,当天就联系了教练。两天后就被教练安排了练车,去跑科目三的六百公里。在上车之前,对于六百公里完全没有概念的我,一度认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然而第一天的四个小时过去之后,我终于尝到了苦头,意识到了六百公里究竟是怎样恐怖的一个数字。一年没有碰过车的我未免有些生疏:一二三四五挡混淆不清、方向盘握不住、离合器踩不稳、猜油门掌握不了力度、时不时还总能碰到刹车等等的问题层出不穷。遇到红绿灯的时候也总是不由自主的手脚慌乱,教练只能一边教一边用手把这方向盘,带着我跑。
一天下来,满身大汗。
然而真正让我理解公路的,是最后一次的跑夜路。
车灯亮起,车身缓缓的离开了小区。经过两天时间的磨合,我渐渐掌握了所有的技巧,然而第一次跑夜路,心里还是有一丝的担忧。教练在一旁打电话,似乎对我已经完全的放心了。有人说,夜晚,才是一座城市真正活着的时刻。对于这句话,我非常的认同。八九点钟的夜色已经很深,灯光铺满了所有的视线,刺眼的车灯从远方照来,带来更加辽阔的视野。我踩下油门,一头扎进了漆黑的夜色。
一个弯道后,几盏刺眼的光亮模糊了视线,当能看清的时候却陷入了一片黑暗。周围没有路灯,两旁是高高的大树。我把车灯调成远光,以便照出更多的路面。然而来往的车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灯光晃着视线,我渐渐放低了速度,光芒过后,则是更加黑暗的路面。教练一边打着电话,一边把手放在我的方向盘上,说:“加速。”
我轻轻擦下油门。
“再加速。”
我继续踩油门。
“再加速,一直擦到底,不快点的话今晚赶不完,按90,,100的跑。”
我犹豫了一下,然后把油门踩到了底。
几个小时后,我开始适应了夜间的驾驶,开始透过车窗来欣赏这座才夜晚依然热闹的城市。无论多晚,总会有一盏灯孤独的亮起。无论多晚,总有一辆车安静的行驶在公路上。无论多晚,总有一个人背着行囊在离乡的小路上越走越远。无论多晚,总有一个故事在悄悄的发生着。公路由远及近,迅速地在轮胎下面滚过和摩擦。我突然喜欢上开车的时候认真地看着那些黑色得路面,看着上面画得那些黄色得和白色的线条,看着他们在我的面前消失,再出现,再消失,再出现……这也许就是公路的感觉才对。
这也许就是公路带给我们的感觉才对。
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奶奶哄我时说的那句话:“以后离那公路远一点。”
这些年,我一直离外面的公路很远。我很少骑车,很少出门。但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我们应该对这世间的每一条公路都心存敬畏而不是畏惧,所以我们应该试图去接受它。而当有一天,我们从对它的畏惧变成了热爱,那也许就是我们正在成长的过程。
不是吗?
有些公路通往家乡和远方,所以有了日夜兼程的人们。
有些公路通往大海和花海,所以有了期盼旅行的人们。
有些公路通往未来和希望,所以有了梦想成功的人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