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各自的针刺治疗
“黄帝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黄帝说:我已了解了自然界的十二条河流与人体十二经脉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是,每条河流的远近、浅深和水量的多少都各不相同,而经脉也有远近、浅深和气血多少,怎样才能把两者相结合起来,并应用于针刺治疗呢?
“岐伯答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也。”岐伯回答说:足阳明胃经是五脏六腑之海,它也是十二经之中最大的经脉,其所受盛的营血也最多,如果其经气亢盛而发病,则其热势也必然炽盛,所以在针刺治疗足阳明胃经的实证时,如不深刺,就不能疏散邪气;如不留针,就不能泻尽病邪。
“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通常在针刺足阳明胃经时,针刺的深度应该是六分,留针的时间应该是十呼;在针刺足太阳膀胱经时,其针刺的深度应该是五分,留针的时间应该是七呼;
“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在针刺足少阳胆经时,其针刺的深度应该是四分,留针的时间应该是五呼;在针刺足太阴脾经时,其针刺的深度应该是三分,留针的时间应该是四呼;
“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在针刺足少阴肾经时,其针刺的深度应该是两分,留针的时间应该是三呼;在针刺足厥阴肝经时,其针刺的深度应该是一分,留针的时间应该是两呼。
“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至于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因为它们都循行于人体的上半部,与传输血气的心肺两脏距离较近,且其循行经过部位的皮肉都较薄、穴位都较浅,此外,其脉气的运行还比较快,所以在对它们进行针刺时,其针刺的深度一般都不会超过二分,而留针的时间一般也都不会超过一呼。
“其少长、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另外,人还有年龄少长、身材大小、体格肥瘦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其体质也就会有所差异,对于这些方面,医者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以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能够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而灵活选择治疗措施,那就叫作顺应了自然之理,灸法的运用也是如此,施灸壮数的多少,艾柱的大小,都应该因人而异,灵活运用。
“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倘若不顾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妄用针灸,那么,当灸的壮数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时,就会使患者受到具有危害性的“恶火”的侵袭,而出现骨节枯痿,血脉涩滞等症状;当针刺的深度和留针的时间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时,就会使元气虚脱。
(原文)
黄帝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其少长、大小、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
今天学习了十二经脉各自的针刺治疗。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