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

作者: 杨令宗 | 来源:发表于2023-12-29 17:17 被阅读0次

    春秋战国动荡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两股对立的思想,一个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另一个就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儒家是不讲鬼神的,强调用理性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鼓励人们积极对待人生,要努力建功立业,宣传着正能量。道家则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一种不受世俗约束的独立状态。这两家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躲避,但是两者都蕴含着理性的精神。需要强调一下,这里的“理性”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理性思维,放到当时那个时代背景下,所谓的理性指的是不信仰宗教神鬼,而是关注现实,追求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

    在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审美趣味就转向一种追求内在的、精神的、理性的美。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读《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一首秦国的民歌,也是一首爱情诗。这个文学作品的美感,就在于借助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人们需要从景物去联想和想象到男子的痴情。这种借物抒情使情感不是那么直白地表达出来,就像诗中借助男子与女子之间始终存在的距离,表达了男子急切又无奈的心情。这种审美趣味显得含蓄而又意犹未尽,让人感受到丰富又饱满、入世又乐观的理性情感。

    这种理性精神,我们也可以在建筑领域感受到。从用途来看,其他民族的主要建筑大多是用来供养神灵,而中国古代大多是宫殿建筑,是君主居住、办公的场所,是与人的现实生活联系着的。从布局来看,中国即使是祭拜神灵的地方也和生活区紧密相连,不仅如此,中国不是突显单个建筑多么宏伟,而是通过一群建筑的互相映衬,体现它的壮观。从建筑的风格来看,西方建筑多是高耸入云、带有神秘感,而中国建筑却是平面铺开,注重生活情调的,在亭台楼阁中感受人与环境的和谐。从建筑材料来看,西方是阴冷的石头,中国是暖和的木质。中国建筑的这些审美特点,同样也体现了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理性精神,而不是反理性的宗教狂热。

    这种理性精神,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在秦汉时期得以延续与发展,而伴随魏晋时期的到来,社会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审美趣味也随之一变。这一时期,政治上分裂割据,政权更迭异常频繁,从曹魏到隋朝总共才三百六十多年,竟然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小王朝,等级森严的门阀士族垄断了官位;经济上,城市和商业不再像秦汉时那样繁荣,地主的庄园不断扩大,农民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文化上,儒家思想越来越迂腐。

    按说,在这样的社会,人心惶惶,艺术也应该没有发展了,但是,有意思的是,这样黑暗、混乱的魏晋时期恰恰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艺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审美的趣味也发生了变化,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时期的审美特点,那就是“人的觉醒”。

    从两汉时期开始,士大夫阶层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家中有庄园,生活富足,政治上享有世代相传的特权。这样一群有闲又有钱的人,慢慢失去了对政治的兴趣,反而对文学、音乐、自然、书法感兴趣,追求自我的享受、文学的独立、音乐的修养,自然的欣赏等。他们关注的东西,从外部环境转向了人的内心世界,从社会转向了自然。这就是我们所讲的人的觉醒,这种觉醒强调自己独特的一面,强调一种独立的精神,外在的表现就是形成了潇洒风流、特立独行的魏晋风度。

    从魏晋到南北朝,王朝更迭频繁,社会上层争夺权力,政治斗争异常残酷。门阀士族的头面人物往往身不由己地卷进上层政治漩涡,很多名人因此被杀,包括何晏、嵇康、郭璞、谢灵运、范晔等等,这都是当时第一流的诗人、哲学家,但都因政治斗争失去了性命。这些门阀士族经常生活在这种既富贵安乐,又充满担忧的环境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他们轻视世上一切,洒脱不凡,但是内心却充满巨大的苦恼和恐惧,对人生有着更强烈的反思和认识,而魏晋风度中积极的意义和美的力量也在于此。

    怎么偏偏就在魏晋时期出现了人的觉醒呢?是的,异常频繁的朝代更迭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还与这一时期思想领域的怀疑论思潮有关系。什么叫怀疑论?就是用怀疑的态度对待一切。在这样一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社会的伦理道德、鬼神迷信都开始怀疑,正是这种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人们开始发现,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人生苦短,为什么还要折磨自己呢?为什么不抓紧时间,尽情享受呢?在这样的思考中,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显现出来了,就有了人的觉醒。

    人的觉醒在艺术审美领域是怎样展现的呢。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观念与文学价值的独立时期。鲁迅曾说,曹丕的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可以说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时代。什么叫为了艺术而艺术呢?这是相对于两汉讲究文学要重视道德教化来讲的。从魏晋开始,文学不再讲究实用性,只需要以人为中心,以日常生活为题材,抒发情感就可以了,所以魏晋时期,纯文学作品出现了。就以曹丕为例,按说曹丕这个人地位很高,后来又做了皇帝,享尽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然而他仍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帝王将相、富贵功名转眼即逝,真正不朽的,能够永远流传的还是精神生产的东西。曹丕的诗词之所以被后世永久传诵,一方面是由于词章华丽优美,另一个方面就是他表达了对人生的一种深切的反思。这种为了艺术而艺术,体现了诗文自身的价值。所以,从魏晋到南朝,文学特别讲究文辞的华美、文体的划分、文笔的区别和文理的探究。

    这种对艺术自身的追求,不仅体现在文学领域,在绘画、书法领域也是这样。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用线条来表现美。在魏晋以前,不论是篆书还是隶书,都写得工工整整,到了魏晋时期,草书、行书盛行,变得优美而灵动。尤其是草书,任意挥洒,线条如行云流水般,非常有利于表达书写者的情感。所以,一般认为,草书的实用性不大,但是艺术性最强,体现了这一时期不重实用,只重情感的艺术特点。

    再来看看唐宋时期的审美趣味。对于中国人来讲,唐诗宋词是读书时代的记忆,每个人都能背上几首。但唐诗宋词究竟美在哪里呢?这个问题不好用一句话来回答,因为唐诗、宋词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审美趣味

    先说唐诗。唐诗盛行的年代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们对现实生活充满了希望,又由于实行科举制,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渴望建功立业,渴望功成名就。所以,在盛唐的诗歌中充满了青春、自由和欢乐的气息。又因为国家走向了统一,南北文化开始交流融合,所以唐诗中既有南方的精致,也有北方的雄浑。虽然风格多样,却都体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李泽厚认为这就是盛唐之音。不仅唐诗是这样,书法、舞蹈都是如此,它们都反映了世俗知识分子上升阶段的时代精神。

    说到唐诗,我们肯定得提到李白和杜甫。如果说李白的诗歌是不可学的天才之美,那么,杜甫就是在规矩中去创造美,他为后来人提供了学习、模仿的范本。杜甫和李白年龄虽然只相差11岁,但是两人的诗歌却是两种风格,这是为什么呢?

    李白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大唐帝国最为辉煌的年代,特点是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表达对自由人生的渴望与追求,属于前面讲到的盛唐之音。而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却是在安史之乱后形成的。安史之乱,是指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延续了8年之久,史学家都认为这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所以盛唐时代的那种充满自信、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到了杜甫这里便戛然而止了,杜甫的诗开始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

    说完唐诗,我们再来看宋词。词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最早的词是文人写给歌伎传唱的曲子,后来就形成了长短不齐的固定句式,可以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描述,表达复杂的心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是什么呢?就是一种真景物,真感情,体现了一种胸怀和心境。很多流传千古的好词,都是借助于其他事物,委婉含蓄地表达情感。

    例如有个诗人名叫韦庄,喜欢借用美人来表达情感,他通过写美人思离别,以此来哀悼唐朝的灭亡。辛弃疾则喜欢用历史典故来表达个人的志向。比如,他不是直白地说我要收复失地,而是十分巧妙地用“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这样的诗句来表达。总之,境界的大小,决定了词的不同美感。这种审美趣味的变化与时代背景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北宋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贸易繁荣,社会相对稳定,科举制的大规模推行,使得地主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相对稳固,于是地主知识分子们开始享受生活,时代的精神不在于建功立业,而在于关注生活,不强调世间万物,而关注个人心境。

    可以看到,不论是盛唐之音,还是宋词的意境,其实都在传递着当时人们的胸怀和心境。在唐朝兴盛的背景下,唐诗充满了青春、自由和欢乐的美感,安史之乱后,这种美感被工整、规范、凝重的美感所取代。而宋词则讲究境界,也就是要表现一种胸怀和思想。

    最后我们来讲讲明清的审美趣味。对照刚刚讲过的唐宋时期,那时的美感仍是高雅的,表现了一种人的情怀,进入明清,审美趣味却变得俗气了,高雅的趣味完全被世俗的真实取代了。不论是《水浒传》《金瓶梅》,还是《聊斋志异》《三言二拍》,都是以描述世俗的生活为主,充满了小市民的种种庸俗、低级、浅薄无聊。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种审美趣味的“俗气”呢?

    如果说高雅的文艺是属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那么带点庸俗的市民文学就是属于城市中的小市民的。通过对纯真爱情的歌颂,对封建婚姻的讽刺,对负心汉的谴责,对色情的欣赏,表达了当时的人们想要冲破传统礼教束缚的愿望,虽然还谈不上个性解放,但是在这些世俗小说中可以看到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带有蓬勃的生机。就像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十日谈》这样的作品一样,人的解放往往首先是从人的欲望的解放开始的,同样道理,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金瓶梅》《西厢记》这样的作品会在明清时期出现,其实这也是一种冲破封建礼俗,争取自由的表现。

    为什么明清时期会出现这样的市民文学呢?这同样与社会的发展有直接关系。从宋代开始,商业、城市越来越繁荣,以汴京为中心的发达的国内商业、交通网已经建立,市民阶层逐渐形成。虽然在元代受到一些挫折,但到了明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业市镇不断发展壮大,市民阶层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在文艺领域,市民们就需要一种描述真实生活的东西用来消遣。于是,唐代出现了“传奇”,宋代出现了“话本”,在这个基础上,明清时期发展成了“小说”。市民文学就这样逐渐兴盛起来。

    到了清朝中期,满族已经统治中原很长时间了,表面上看,社会发展甚至出现了康乾盛世,但是内部已经开始腐败,政治专制,官场黑暗。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批揭露社会现实的小说,比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李泽厚认为这是批判现实主义成熟的表现。《儒林外史》把理想寄托在那几个儒生、隐士的身上,《红楼梦》最后只能让贾宝玉去做和尚,从而得以解脱。这些作品表达了一种“无路可走”的苦痛和求索,它们的美感不是轻快的,也不是伤感的,是对社会生活具体的描述和批判。

    在商周时期,青铜艺术体现了一种沉重又神秘、狰狞又天真的美,这是因为那个时代崇尚战争和暴力;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理性精神得到发展,人们从鬼神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始关注现实,追求一种内在的、精神的、理性的美;而在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朝不保夕,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形成了潇洒不群、飘逸洒脱的魏晋风度;唐宋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繁荣,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都在表现人的心境和胸怀;最后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审美趣味转向世俗和人情。

    不同的审美情趣,但是,它们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有着内在的规律的。比如,在经济繁荣的年代,建筑、工艺这一类艺术就会发展得更好,而在社会动荡、混乱的时期,文学、绘画就相对繁荣。总之,只有将艺术和政治、经济联系在一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审美趣味。要想深切地体验到中国古代艺术的美感,我们不仅要关注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更要关注它的内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的历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cs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