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勃发展出依恋理论,一个人的依恋关系,会持续一辈子。
好的依恋关系,可以使人去发展新的关系,而在新的关系都会有原来关系的影子,这些关系的维护尊重着自我的发展,你内心的自我就可以逐渐形成。然后再去发展新的关系,发展出无数的可能。
坏的关系也可以持续一辈子,并且坏的关系是连续发生的,因为坏的关系里,给孩子留下了一个残缺,他觉得我的妈妈不应该是这样,我的世界不应该这样,因此,他就特别牵挂心中的妈妈。
一个40岁的女领导,在家里是老大,还有2个妹妹,妈妈会让大女儿去照顾妹妹,并且态度不是很好,也没有当面表扬过她。而两个妹妹出生后,娇生惯养,既有姐姐的照顾,也有妈妈的呵护,所以在妈妈的葬礼上,妹妹哭的死去活来,而她却哭不出来。在她妈妈去世三个月以后,她出现了左边胸部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她怀疑自己得了乳腺癌,医生问她为啥这么想,是她的妈妈左边得乳腺癌去世,但她检查是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可以看到这是个典型的哀悼不能启动,也无法完成。她和妈妈的依恋停留下一个不安全的层面,一个依恋上她的妈妈从来没有表扬,夸奖过她,反而是她的妹妹可以去完成这个哀悼,可以去哭,去表达自己的感情。
很遗憾的是这种观察,就是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往往会在人际关系中重复过去的不安全关系。相对安全一点的关系,在今后发展出来的就是一种无限可能的关系,不必去找一个人和她的妈妈相似,她可以去做更多的探索。
依恋关系不是一程不变的,有的研究者把婴儿在出生一年后的依恋关系进行比较,他发现不管父母对婴儿的好坏,出生后第一个月之内所有的依恋关系都是不安全的,都是回避型的。其实我们可以想象,婴儿出生后,周围的世界对她来说太可怕了,所以就闭着眼睛睡觉,除了吃奶就睡觉。这个姿态就是一个回避的过程,我们有时候说一个人用否定的应对方式,他不想听到,不想看到外面的世界,他可能就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经常打瞌睡,用这种方式来回避现实中可能对他存在的这种威胁。出生后两个月到六个月之内,她的关系就开始发展,婴儿可以识别周围的一些客体,它的依恋关系变成一个矛盾型的。
我们可以看到婴儿的心理发育的状态和年龄有关,跟外面的客体就是母亲对她的照顾模式没有很大的关系,不管你怎么照顾,对她有多好。即使周围给她提供的环境是一个好的环境,在孩子的心中依然有对外周环境的不安全感。所以,六个月前宝宝会有经常性的哭闹,经常性的生病,经常性的皮疹,等等。
那么,六个月以后孩子对环境适应了,如果周围是一个友好稳定的环境,这个时候的依恋关系,安全的关系才逐渐形成,可以看到它的这个在一岁之内,周围的这个环境假如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它的依恋关系也是从一个不安全的,从回避到矛盾,最后到安全的一个过程。
有人也做过研究,就是比较不安全的依恋,长大以后有多大程度能够转成安全性的呢?大概有五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的比例,不安全转成安全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它对人的基本信任遭到了破坏。所以你可以看到周围的朋友、同事,他对人不是那么信任,比较敏感,回避。这种状态可能养育方式改变,或者通过夫妻关系的疗愈,或者变成了父母之后对孩子的关心而逐渐改善。
而从安全的依恋模式转为不安全的依恋模式的比例也有一半一半,就是孩子之前是安全的依恋,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家庭对她的一切都很呵护,很有爱,可是踏上社会到了学校就发现周围的同学,这个老师、人际关系就不那么完美,然后可能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也有问题,所以有可能从一个被保护的家庭,进入到学校,社会上去的时候,有可能感受到周围都是危险敌意,安全型转为不安全的比例就要更大一些。
我们进入社会,有办公室竞争,有一些险恶的事情,如何去面对,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理论,一个是人之初性本善,这个理论就是意味着一个安全的模式,对所有的人都应该是善良之心去应对。后来慢慢社会上风气就转变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那么意味着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变成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个意味着社会中弥漫着一种不安全的模式的氛围,这样的话,孩子的内心当中,就很难形成这种安全的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