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培训】幸福课程之博雅课程

【培训】幸福课程之博雅课程

作者: 灵雨润物 | 来源:发表于2023-07-21 14:51 被阅读0次

毛主席曾经说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一个人的精神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经典又称“雅言”。语文是母语课程,读经典背诵经典是学生终身人文素养的积淀,依据本校“为幸福人生奠基”的理念,学生博览群书,熟读成诵经典,这样才能完成学生的语言的积累,语文核心素养的扎实提升。所以是“幸福课程”之博雅课程。

首先要有目标导向。

学习是为了启发和借鉴。小梅花课程有全学段150个左右的语文主题,我们刚刚进行培训过的“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设计,可以实现每个教师每学期一个主题的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陶行知先生说过的教育过程包括:观察世界、说明世界、变化世界;感觉困难、迎接困难、解决困难。所以有了目标才能有所尝试,有尝试才有可能去探究,在探究中才能不断完善与解决。

母语的学习离不开经典的积淀,所以,对经典的熟读成诵,虽然已经起步,我们已经有了一套《雅言集》和《经典还需读中悟》的校本课程探索,有即行即知和教—学—做一体化实践的意识,如何把这两个校本课程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进行融合,利用脑科学知识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经典和语文的内驱力,在不断的实践探究中去体验文化主题等学习内容的魅力。

注意问题导向。

博雅课程是以“一位优秀小学毕业生所具备的的语文素养”为逆向思维设计,催化育人方式、教学内容和思维学习方式的改革:“经典素养,能读会写,六年一字,热爱阅读”,站在学生角度上,学生需要学什么?怎样学会学习?学得效果如何?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有没有变革?学习质量有没有提升?对学习有没有产生持续热爱的态度?等等,我们一边实践探索,一边反思,从儿童的视角来提升博雅课程的建设。

最后注重效果导向。

经典内容选择以年级为单位:一年级《弟子规》+绝句40首;二年级《三字经》+经典诗歌绘本40篇;三年级《增广贤文》+唐诗40首;四年级《笠翁对韵》+宋词40首;五年级《论语》+《诗经》节选20篇;六年级《道德经》+《大学》《中庸》《孟子》《庄子》《楚辞》节选

抓住儿童0-12岁黄金记忆期,利用每天早读的20分钟,配以注重过程性评价的“教学评一体化”,激发学生熟读成诵内驱力,形成熟读经典意志力。还有每一节课可以采用“读背写+思考”的模式——五分钟大声朗读(快读和慢读),五分钟背三五句或者一段话,五分钟回答“你受到了什么启示,明白了什么?”,然后剩下的时间就交给经典的熟读成诵。

大家在实践中反思,不盲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或者采用且吟且诵方式加思维导图的关键点的渗透进行课堂整合。

利用单元整体推进策略进行课型的体统化1+N模式:单元导读课、精读品析课、以文带文课、群文阅读课、读写结合课、单元梳理课、读书分享课、阅读提炼课和阅读方法课等等。

如“家乡的风俗”主题单元,我们可以以古今中外名著佳作和整本书阅读,影视纪录片、参观烹饪博物馆等等方式组成新的大单元阅读学习内容库,然后进行课型创新,以真实情境再现的对话,激发学生思维整合进阶。

或者以教材中“辩论”为主题(每一年级都可以进行),从学生身边感到困惑的问题搜集,从单一接受学习方式走向多主题互动的学习模式,以此推动语文学科为主导的学科内小整合课程。依托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优势,选准主题,一线穿珠,形成梯度,螺旋式的拓展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读思悟——对话表达——笃行意志的可循环,可跳跃的思维进阶过程。

不论如何,在语文课堂上使学习真正发生。就必须协调学校系统性高控制学习机制与课程追求与实施之间的突破,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个性潜力,才能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使国家课程弹性落地,竭尽所能的推进校本课程的个性化落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训】幸福课程之博雅课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ez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