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各种添加益生菌的酸奶可谓是眼花缭乱。什么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等,各酸奶都以菌种多、菌量多来作为自己的卖点。
除了酸奶,就是各种益生菌剂,给宝宝的、给大人的,反正就是调理肠道问题。
肠道问题真的跟肠道菌群关系大吗?
可以说,大,很大,超级大,大到甚至能影响你的体重和情绪。
能够得出这种结论是基于几个事实的。虽然木郎是一个医学门外汉,但不妨碍我去科普一点点东西。
第一个事实是,如果让一只小白鼠,从一出生就在无菌环境成长,它的免疫系统无法顺利发育。
一旦离开无菌环境,一丢丢感染,立马丧命。肠道微生物,从出生开始就在锻炼我们的免疫系统。
第二个事实是将一对人类双胞胎的肠道微生物接种到状态相似的无菌小鼠肠道内,双胞胎里较胖的那个,体内的肠道微生物会引起小鼠体重增长更快。
换句话说,肥胖会传染,通过微生物。
第三个事实就是科研人员将带有焦虑行为品系的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移植到胆大品系的无菌鼠身上,胆大无菌鼠莫名出现了焦虑行为。
换句话说,情绪行为会传染,通过微生物。
是不是很震惊?我们肠道里居住了1公斤的肠道微生物,数量多达几千种,具体有多少种科学家还没研究明白。它们怎么作用于人的,我们才刚刚知道点皮毛。
因为99.9%的微生物,离开了它们的适生环境,是没办法培养的。没办法培养,就难以去试验。
尽管通过DNA检测我们初步掌握了肠道微生物的DNA指纹,但是个体性非常大。
换句话讲,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个自身的肠道微生物图谱,而且会随着食物、年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所以你指望光靠寥寥几个益生菌菌剂就解决肠道问题?不是没作用,但是很难应对严重的肠道病变,比如严重溃疡性结肠炎、严重克罗恩病、严重慢性便秘、肠道过敏性疾病等。
那么问题来了?大部分微生物都没法分离培养,而且种类还没研究清楚,并且经常性变动,那么,我们要怎么办,才能利用它们呢?
不得不说,有些人的脑洞就是特别大。要不就吃shi,不,移植一个肠道生态系统吧。
这就是粪菌移植,意思是把健康人肠道内的一整套微生物移植到肠道病变的患者体内。因为shi中超过一半是微生物,所以要先搜集shi。
当然,那是有一整套流程的,需要筛选健康人群,获取样本,分离残渣,将提纯的菌液冻干保存或做成鲜剂立即应用,不是叫病人真的吃shi。
而且还不是简单地吃进肚子里,需要通过管道避开胃酸注入小肠。为什么很多益生菌剂没办法起效,还因为胃酸杀菌的缘故,所以效果常不如补充益生元呢。
其实粪菌移植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中国的古医书《肘后备急方》就有黄龙汤这味神奇的药,专治食物中毒和胃肠腹泻。
“绞粪汁,饮数合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久者佳。”
哪怕在人身上这重口的方剂应用不多,在兽医眼里,取健康牲畜的粪水来治疗病畜肠胃病,可是一招屡屡奏效的大杀器。
好勒,说了这么多,木郎想强调的一点是,尽管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研究单一种类的微生物,得出它们的行为特征,从而利用它们。
但是我们很难去预测几千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行为,因为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没法用一个固定的模型去模拟。
况且99%的微生物,无法被人类培养。最好的应用方法,还是考察该系统下的生态特征,来判定系统的优劣,从而选择并利用这个生态系统。
所以先判断人体的肠道情况是否健康,来判定这人的肠道微生物群是否健康,然后来利用这微生物群。
同样的原理,我们可以应用到土壤修复上。在某些土壤上发育的植物状态非常好,可能是因为它扎根的土壤有着优良的微生物群。
当我们的阳台土壤、露台土壤收集了各地比较优良的微生物群,就能够增加我们家中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并减轻植物病害发生的频率。
1克土壤可以带有1亿个微生物,种类多达几百上千种,挑选良好的土壤微生物群来移植到恶化的土地上,比起人为筛选单一的十几个微生物菌种,或者那些乱七八糟的微生物菌肥来说,效果好得多。
但是,移植微生物群,仅仅会起到火种的作用。我们还需要大量的干柴来引燃它们。
比如良好的土壤需要大量的不同类群的植物,来提供多样化的有机物,供养不同类群的微生物。因为植物和微生物之间,会相互选择。
如果长期单一种植某作物,就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越来越单一。最后会剩下大量能够寄生植物的致病菌,导致无法继续耕作。
这在农学上,叫做重茬障碍。
同理,移植了健康的肠道菌群,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没有健康的饮食,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益生菌群就会失去食物来源,而竞争不过致病菌群。
所以饮食习惯对人体影响很大;耕作方式对土地影响很大。
这么一比较,才发现先贤把脾胃比作土,道理还是很深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