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六月份第三个星期的星期天是父亲节,但在这个节日被过度商业化时代,提前两周商家已经在提醒大家要关心照顾一下这个经常被大家忽略的,但却是家庭顶梁柱的角色-父亲。的确,在形形色色的节日主角中,父亲一直是个让人很难用几个形容词或者一句两句话深刻描述和完全刻画出父亲的形象。

关于父亲的形象,自古以来经常被拿来跟母亲做对比描述,比如说“严父慈母” ,连描述父亲的感情也是“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相对于母亲的仁慈和细心,父亲经常是严厉和严格的,对子女的爱却如大山厚重深远;也有人说“父爱无言”,需要用心才能体会到那严格要求背后蕴藏的深意。也许正因为父亲令人难以直接读懂,才会让我与父亲之间的关系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经历曲折变化。
> 小时候:父亲是我的偶像他很强大,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小时候,父亲就是我的偶像,他很高大强壮。从我记事起就像一个跟屁虫天天跟在父亲后边,看他干农活。在他闲下来的时候,让他把我举起来,或者扔老高再接住。父亲还是个木匠,农闲时节,我经常缠着让他用木头给我做电视里的‘步枪’,然后煞有介事的扛着“步枪”在小伙伴们面前装逼耍酷。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迷上了玩贝壳,当我知道父亲去干木工活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河滩,有捡不完的贝壳的时候,就缠着父亲带我去一次。那是一个夏天的午后,父亲禁不住我的要求带我一起出发。到了河边才发现撑船的艄公回家了,没人帮我们摆渡到河对岸,而大沙滩只有河对岸才有。等了许久,艄公还没来,父亲决定绕道河水浅的地方趟水过河。虽说那个地方河水浅,但是河面却宽了很多,有的地方河水没过脚踝,但有的地方也有半人深。为了防止发生意外,父亲扛着自行车趟水过河,让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并牢牢抱紧车座。那个夏天的午后,太阳很烈,在宽阔的河面上,父亲深一脚浅一脚的扛着自行车和牢牢抱紧车座上的我,行走在或深或浅的河道里。从来没有近距离感受过河流的我,还在问东问西:
“这是啥 ?”
“小蝌蚪”
“有几条腿的是啥 ?”
“螃蟹”
... ....
忽然,父亲顿了一下,我感觉自行车有点歪斜,下意识的抱紧了车座。
父亲停住脚,望了望河边浅处的芦苇草,对我说:“抱紧了,别乱动”,我边答应边抱那车座更紧了。
父亲继续往前走,河水越来越深,渐渐快到父亲的胸口。盯着河水,我不安分起来,父亲说:“抱紧别乱动,一会就趟过去了” 。我不敢动了,却抱那车座更紧了。
果然,河水越来越浅,我们终于到达了河对岸。
到了晚上,当我很骄傲的的向母亲展示自己收获多少贝壳的时候,看到母亲正在给父亲肩上那道又红又深的压痕上抹药,听母亲抱怨说父亲太娇惯我,水浅的时候可以把自行车放下来,休息完了再走。
当然,现在对于这些情节没有太多的印象,很多都是听母亲讲给我听的时候,根据记忆的片段拼接起来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父亲那宽阔的肩膀上被扛着的自行车和抱紧车座的我,以及那或深或浅的河流。那时候,父亲就是我眼中的巨人,他总能知道很多事情的答案,能办到很多很多事情。那时候,觉得父亲的话及做的事情都是无一例外都是正确的,虽然有时候很淘,但内心里还是很认可父亲,梦想就是要长成像父亲一样的巨人。
> 长大后:父亲也不像曾经那么强大,他也有不正确的时候
随着年龄的成长,我也从曾经懵懂无知的小孩长成了‘大人’,我越来越接近父亲的身高,从形式上看,我也快长成自己梦想中的‘巨人’。除了年龄,身高之外,见识也随着接触外界机会增多而增长。从意识上,自己也越来越想要独立。初中时候看了很多港台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跟一帮同学大谈江湖意气,总觉得上学是懦弱的书生才干的事情,觉得哥们意气和江湖道义才是行走社会的关键,关键时刻敢打敢干才是男儿本色。于是,经常逃课出去玩,或者课堂上看小说,心思再也不放在学习上。终于有一次,我又一次逃课惹怒了曾经得罪过的班主任。班主任老师通知了父亲,结果是我被父亲叫回家狠狠揍了一顿。虽然以后我不敢再逃课,但我从内心里渐渐逆反起来。我觉得父亲不再是自己心中那么高大正确的形象,不像自己脑海中敢打敢干的武侠新形象那么更令自己向往。

当初三时候,身边那些讲江湖意气的很多朋友纷纷辍学,有的跟随父母去学经商,有的念不下去去打工的。一时间,我似乎成了孤家寡人,这时候静静思考自己还是面临升学压力好好考试吧。于是,自己专下心认真学习应试,考了一所一般的高中。再后来,三年高中自己一直很努力,在高考的时候折戈沉沙。虽然在父亲看来,考上普通本科的师范院校还算不错,将来回到家乡教书还是很适合我的。但我不甘心,我觉得自己很努力,也有能力考上自己想要去的学校,只是种种原因这次考试发挥不佳而已。
整个暑假,我都再跟父亲做着无声的斗争:父亲建议我去读这个本科示范院校,将来当老师,可我坚决不同意,觉得当老师不是自己喜欢的方向,想要复读再考一年,一定要去自己想去的学校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父亲觉得复读有风险,稳当一点更适合我,而我却坚信武侠精神,敢打敢拼才是真男儿,不然白费了青春年华(想想当年有点盲目的自信和白左),哪怕失败了自己也认。终于,自己去市区找到了合适的复读学校,复读班的老师也认为我还是有潜力的,我说服了父亲,踏上了复读的道路。复读的日子不是一帆风顺,但是自己坚持了下来,最终去了自己想去的学校。
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非常高兴。这一次是自己做主自己选择,并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这个角度看,父亲也有不正确的时候。周围的很多人都对我表示祝贺,我也是志得意满,表面虽然没说,但心里有点洋洋自得。这时候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自己已经或者即将超越父亲,既然父亲也不再正确,以后还是自己的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吧。

从大学阶段开始,到毕业进入社会初期,自己仍然坚信自己对于未来形势的判断,包括大学学习阶段以及毕业职业选择方面。至于父亲给的很多建议,我虽表面恭敬,心里也考虑过,但是最终总觉得父亲的建议太保守,太中庸,采取选择性的忽略,不放在心上。而与父亲的关系也像地理上的距离一样渐渐远了,不再是曾经那样的亲近,而父亲看我不再听他的建议从开始的不断建言,到后来的欲言又止,再后来就不多说什么。
> 进入社会经历挫折后:父亲的观点不全正确但大多时候是正确的
毕业工作多年后,经历了各种挫折,从最初的不满,变成愤青,变到后来信念动摇,动力丧失。终于有一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成为自己期望的模样而是变成了曾经讨厌的样子 ?
其实,让自己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直接原因是自己想的多但是行动的少,行动的成果更少;而根本原因是自己曾经认为的社会规则和真实的社会规则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当付出没有得到回报,甚至是负反馈的时候,加上自己缺乏冷静独立而且深入的思考能力,没有及时找到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不自知。到后来自然而然的怀疑自己,而怀疑的不是自己的错误认识而是正确的认识。
这时候想来,父亲曾经给自己的关于学习方向,工作方向,还有生活的方向其实都很中肯,虽然略显保守,但是却很适合自己的性格特点;父亲的很多关于社会的观点,虽然放置四海而皆准,但在当前一段时期内的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正确的。正所谓: 洗尽铅华始到金 。在经历很多挫折后,才发觉父亲曾经的话里蕴含的道理具有的价值,父亲虽然不是哲学家社会学家,也讲不出很多大道理和小家训,但是总会用一些鲜活的例子对比给我们讲一些他认为重要的东西,给我们在人生重要节点上的选择提供参考。

现在的父亲在我看来也有另外一层身份:朋友,我也会经常跟父亲聊聊关于生活,工作的一些问题,征询一些意见和建议,讨论自己的观点,发现自己思考决策的一些漏洞。记得曾经有牛人说过:听别人的建议,大多数人的选择,做自己的选择。从客观角度看,如果说小时候崇敬父亲是人的本性,那长大后自己从自己偶然一次拼运气获得的小成功开始的盲目自信自大,其根本原因是自己缺乏真正独立自己的思考能力。如果自己能在后来少一些盲目,就不会导致后来的一些失误。俗话说: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现在的自己能够认识到自己思维能力不足,加以提升;对于父亲一些经验的重要价值,加以认知。对自己未来的决策行动一定会大有裨益。

其实,关于父亲有很多的话题,这里只是回顾父亲在自己成长不同阶段中的形象和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在父亲节到来之际,祝愿天下的父亲健康快乐,子女对自己的父亲能有更深的认识,父亲与子女的关系能够更融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