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一本里奥·提莫斯的书《哈里的新家》,关于探索与回归的心灵成长类绘本:既拥有去外面探索的勇气,也能找到回家的路。主要内容:蝴蝶贝拉邀请哈里一起玩捉迷藏,这是哈里第一次离开家。可是,贝拉飞得太快了,哈里渐渐迷了路。哈里在路上遇到了各式各样的房子——有的小小的,有的高高的,有的矮矮的。最后,哈里遇到了一群住在垃圾箱的野猫,在野猫们的帮助下,哈里找到了贝拉,终于回到了自己温暖的家。这本书围绕小猫哈里离开家——寻找家——回家的过程,循环出现的场景暗藏回家的线索,认识不同的家也让小朋友发现家的价值与美好。(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选题很棒,画面也很温馨。老母亲早已动心,迫不及待的给娃开讲。娃满怀兴趣依偎在我的身旁认真听讲。当我讲到哈里迷路了,无意间画蛇添足的说:再也找不到妈妈了。此话一出,娃开始哼哼唧唧,看着娃眼里打转的眼泪,我赶紧补充道:不要担心,我们看看地图,试试往这个方向走走,好嘛。娃一脸担心的点点头。“哈里走了几个方向都不对,他继续往前走,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家。“本以为娃会被各式各样的房子吸引,然而,当听到几个方向都不对时,他终于绷不住了,开始在我怀里啜泣。我赶紧把他抱在怀里,安慰他:不用担心,最后哈里在贝拉的帮助下,回到了家。但是收效甚微,他依然很伤心。我拍拍他的后背:你担心小猫咪找不到家嘛?可以让他先到我们家里玩一下。然后让他妈妈再到我们家里接他回家。好嘛?”“好的。那我们打开门,让他进来吧。“于是乎,老母亲“装模做样”的邀请哈里进来(对着空气夸张表演一番),让娃带着哈里一起玩玩具。期间,娃时不时的问:哈里到我们家来了吧?我肯定的点点头:来了,来了。娃才放下心来。
临睡前,娃对我说:“妈妈,我不喜欢《哈里的新家》。你退货吧。里面有个黑黑的大烟囱(其实是个路灯),我害怕。”我赶紧回应:“好的,不喜欢的话,我们就不看了”。听到我肯定的答复后,娃才开始放松下来,慢慢进入梦乡。而我却睡不着了。
我不该添油加醋的说:再也找不到妈妈了。客观的描述即可,不用刻意用更严重的后果吓到孩子,加重本来已有的分离焦虑。
我要多陪且高质量陪娃,缓解娃的分离焦虑。每天娃还没醒,我就上班走了。每天到家已经8点了。即使11点睡觉,每天只有2-3个小时的陪伴,再除去沏奶、洗漱、做家务的时间,陪伴更少了。更何况,有时还时不时的想刷下手机。那要怎么办呢?一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墨迹时间争取按时下班。二是利用闲散时间,或带娃一起参与家务事项(收拾床铺、洗衣服等等)。三是把手机放在不能触手可及的地方。为了不给自己挖坑(长大的娃痴迷手机),我要做个好榜样。
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我本是个内心敏感的人,娃也是高需敏感型宝宝。从个人成长经验来看,我认为敏感不是好事,与之对应的胆小、纠结、不自信等等负面信息。这种瞻前顾后的想法和做法,让自己心很累。通过一些自我学习,我逐渐接纳了敏感的性格特点。敏感只是自己身上的特质而已,无需过度解读。敏感的人有更深入的观察力和更强的同理心。比如天冷了,娃发现我的手冷了会主动给我暖手;再比如娃会热情的邀请小朋友到家玩玩具;再比如看到小朋友哭了,娃会走过去拍拍他的后背。敏感的人可以更好的规避风险。比如当发现不对的地方,觉察出风险后更加周全的准备应对。比如娃看到陌生的东西,一般会让大人先去尝试,得到允许之后,才开始自己探索。至于敏感带来的精力和情绪内耗,老母亲可以给予娃更多的安全感,接纳孩子的情绪和想法,引导孩子从不好的情绪中走出来,多肯定、多陪伴。无论如何,老母亲总站在娃的身边,坚定的在一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