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悟人生随笔记录
榆树,一个赖以活命的记忆

榆树,一个赖以活命的记忆

作者: 是梅啊 | 来源:发表于2019-05-15 17:08 被阅读351次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榆树,曾广泛分布的一种树,谁的家乡记忆,没有老榆树的位置呢?

杏子初成,麦子刚孕穗,榆树繁复的枝条上,密密匝匝地开满了花。一片片,绿绿的,像小小的铜钱一样,这就是榆钱。

在乡村,哪个孩子没有吃榆钱的记忆呢?上学路上,爬上路边的一棵榆树,挑着最嫩的枝条上最新鲜的榆钱,捋上几枝子,将两个口袋装得满满的,边吃边走,一直到教室,口里榆钱软糯香滑的滋味还在。

放学回家,攀上房后的榆树,捋上一笸箩。家长用各种杂粮的面粉拌在一起,做成榆钱巴拉子,上锅一蒸,又好吃又省事。上世纪中叶,家家如此。在青黄不接的春天,榆钱,可是救命“钱”呢。

不光榆钱可以吃,榆树叶子也可以吃。榆树性平,也没有异味。榆叶也可以像榆钱一样,做成各种面食,并且味道可口。所以,榆树,真是上天赐给老百姓的救命树。

傍着一片榆树林,几户人家住了下来,先是窝棚,后是榆树树干做檩条搭成的茅草房。人越聚越多,俨然成了村落。叫什么呢?就叫榆树。

在异常艰难的岁月里,榆树,不仅贡献了满树的花,贡献了满枝的叶,贡献了树干,甚至贡献了赖以生存的皮。

老太太们将榆树粗糙外皮剥开,小心翼翼地揭下里面薄如纸的雪白内皮,晒干,磨成榆树皮粉。榆树皮粉粘性大,味道鲜甜,不仅能提高杂粮粗粉的粘度,还能改善粗粮的味道。

困难时期,各种粗粮连外壳一同磨成面粉,这种面粉又难吃又难以粘合,把榆树皮粉掺进粗粮粉里,就可以做这种面食了。

无论做窝头还是擀面条,都得心应手。榆树皮,是当年农村老太太的厨房看家标配。

而被剥了皮的榆树,露着白森森的树干,度过艰难的一年,到了第二年,树皮上结了一道道凸起的疤痕。树枝上又冒出了一簇簇浅绿的榆钱来。

虽然社会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看到榆树,旧时的回忆涌上心头,一种亲切,一种依赖油然而生。

可敬的榆树,滋养了我们饥饿的肉体,滋养了我们贫瘠的岁月。

怀着感恩的心,向平凡伟大的生命致敬。

相关文章

  • 榆树,一个赖以活命的记忆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榆树,曾广泛分布的一种树,谁的家乡记忆,没有老榆树的位置呢? 杏子初成,麦子刚孕穗,榆...

  • 榆树记忆

    这几天,春天的气息越发浓烈,项目部外边的花坛里,种上了十几厘米高的小树,几簇前两天还开得茂盛的杏花已悄悄谢了,嫩绿...

  • 记忆

    记忆里的那个人, 记忆里的榆树, 记忆里榆树上的金榜牛, 记忆里的那个人, 那个裹脚慈祥的老太太, 那个拄着拐杖爬...

  • 记忆中的榆树钱

    我拖着疲软的身体从实验室回寝室的路上,看见地上有着零星的榆树钱。嫩绿嫩绿的,跟新发出嫩绿色芽的颜色一样。 不禁的,...

  • 自画像

    铜镜 你照出的可是今时的我 穷尽一生都在修修补补的画像 衣冠模糊可能辨出正斜 容颜为何如此荒芜 荒芜如我赖以活命的...

  • 记忆中的那排榆树

    1 我小时候,家的院子里有一大排榆树。 每年夏天,那排榆树都长的极其茂盛,爷爷不得不隔三差五拿着大剪刀修剪一番。剪...

  • 记忆里的那棵老榆树

    大爷家在村子正中,他家房后有一棵老榆树。只有一棵,孤零零的长在那儿。那时候谁也说不清那棵老榆树究竟有多少年了,我们...

  • 活命

    圣殿 站满了穿着白色衣服的人 拥拥挤挤 拿着圣经 高喊 活命 活命的人排着长队 唱着诗歌 把骨头和血肉分离 叛逆 ...

  • 活命

    因为长得好看,我侥幸活命,一条支离破碎的命,根本不值得一提,我相信,这一段,正被政 治意义悄悄替代。 再怎么刻意忘...

  • 活命

    什么情况下一个人会主动求死。 一个人生无可恋的情况下会求死,一个人绝望的时候会求死,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有意识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榆树,一个赖以活命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hm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