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看的第一部二战题材的德剧,我喜欢看不同国家的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从中去看各个国家看待战争的胜败观,对待军人的尊重以及战争带给人们的变化。我很感恩自己能生在一个和平强盛的国家,我深深地知道和平的来之不易,虽然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没有战争,但中国的和平时期也就仅仅才持续了三十多年而已。可能是因为职业的原因,我不满足于书本上理性的纸上谈兵,也想通过一些电影和电视剧来感性的感知一下战争,我想知道自己这个职业的意义。
我看了一些不错的美剧,如《漫长归途》和《杀戮一代》,想从一直在持续不断的作战的美国的视角,来看看现代战争是怎么一回事。我看到了美军的一些特点,比如:他们的野战条令操作性很强,十分具体,而且是经过实战检验并且不断完善的,每个人都能从中知道自己这个职位应该担负哪些责任以及遇到一些比较具体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但这有时候也会导致他们的指挥官有时候指挥过于死板,不够灵活。再有就是美军从连排一级就开始设有军士长这一职位,而且这一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军士长和军官之间职责划分比较清楚。我也看到了美军在进行现代战争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美军近些年来的一些战争,如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尤其是深陷伊拉克战争之后的一系列维和行动都是一种非对称作战,敌在暗,我在明,而且很多都是城镇作战,很容易造成对平民的误伤,军人也是人,不是战争机器,对平民的误伤,以及一些恐怖分子拿平民当肉盾造成的迫不得已的伤害,对美军官兵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让他们对自己作战的“正义性”感到了迷惑。对我感触最深的一点,这两部美剧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军十分尊重每名军人作为一个个体的价值,每名士兵受了伤之后都值得不惜一切代价的去救援和抢救,而且他会着重地去描写士兵在战争面前的一种渺小和内心的脆弱以及在战争中的成长。我也去看了近期大热的《红海行动》,是一部情怀的电影,但把军人形象塑造得有些太无敌了,比如8个人去强攻150个敌军的营地,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有些过于强调个人英雄主义了,容易对大家产生一些误导。
回到正题,再来说说这部德剧,一部“二战题材的德剧”就很能勾起我的兴趣,能站在德国人的视角上去看看他们对纳粹的态度,对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衷的看法,对二战战败强盛的德国付之一炬的态度,想想就很有意思。豆瓣评分9.6,一部值得一看的战争历史剧。这部剧从五个青年人的视角切入战争,故事开始是在1941年夏天的一个酒吧里,五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聚在一起喝酒聊天,畅谈人生理想,威尔汉姆和弗里德汉姆是一对兄弟,哥哥威尔汉姆是参加过闪击波兰和入侵发过的“灰猎犬连”的一名少尉军官,弟弟是跟随哥哥入伍的一名新兵,兄弟俩在这次告别聚会后就要到东线前线和苏联作战,父亲为他们深深地感到骄傲和光荣。高德斯坦是一名德国犹太人,在当时正遭受排挤,但还对德国有着深深的祖国认同感。维克多是高德斯坦的女朋友,有唱歌的天赋,想成为一名歌星。最后是夏洛特,也报名参军,她说自己是祖国女性为国奉献的代表,即将作为战地护士奔赴苏联前线。
他们都觉得战争会在圣诞节前结束,他们在圣诞节的时候就又可以聚在这里喝酒了,每一个人都是意气风发的样子,渴望着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兄弟俩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有很大的不同,威尔汉姆觉得“战争会让一个男人成长”,弗里德汉姆觉得“战争只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带出来”,但他们都说错了,战争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整个故事是从威尔汉姆的视角展开的,我记述下了他对战争描述的变化。
1941年7月10日(苏德列宁格勒会战打响),这次的战争和以往的任何一次都不同,部队大举进发,疯狂的速度,让我们越行越远。空间仿佛毫无止境,从未见过的风景,田野一直延伸至地平线的尽头,天空广袤蔚蓝,就像上帝想用他亲手创造的美景让我们深醉其中。
1941年9月19日(基辅沦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我们俘虏了数十万俄国人,可是他们并不放弃,坚守每一栋房屋,这是一个巨人在倒下前最后的挣扎。我依然很乐观地认为圣诞时我们就能回家了,但是这场战争却和我想的不一样。
1941年10月7日,雨季开始了,洪水使一切陷入瘫痪,闪电战宣告结束,好像上帝也离我们远去,因为我们带来了所有的恐怖,也许这是一场最后的考验。
1941年12月,3米高的积雪,零下40度,水,转眼结成冰。进攻莫斯科失败,我们根本没有做过冬的准备,我们为自己在坚硬的土地土地上打洞,越深越好,像动物藏在洞穴里一样,害怕冻死,事情的发展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战争比兄弟俩想的都要残酷,都要复杂,我觉得这种亲历者的描述比那些简单的死亡数字更能让人们对战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但战争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威尔汉姆渐渐意识到这是一场他们无法打赢的战争,元首希特勒的命令可能会将德国带向深渊。他如是说,“怎样才能带着自己的兵去打一场明知没有人能生还的战役?战争的最终胜利如苍蝇一般,我们为它们献上身躯肉体。”“整个西西里岛就要失守了,为了半条街我的人都得送命。”他晋升了中尉,手下有一个中队的士兵,他眼看着手下的士兵一个一个地倒下,他眼看着他能得到的火炮坦克支援越开越少,而对面苏军的坦克却源源不断地开上来。他感觉很无助,于是有了他和弟弟弗里德汉姆的这段对话。
-- (Wilhelm) 你是对的,战争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
-- (Friedhelm) 是,我知道,但这改变不了明天得继续战斗的事实。
-- (Wilhelm) 直到全部倒下。
-- (Friedhelm) 对,直到全部倒下。 ......
-- (Friedhelm)只有战争结束了才会停,我们就是屠宰场的牲畜,今天还是英雄,明天就成了猪。
-- (Wilhelm) 这样没意义。
-- (Friedhelm)根本就没有意义,上帝抛弃了我们,现在只剩下我们了,没有该死的将军、元首,只有这些人。要是我们明天都死翘翘,好的,那也就算了。但是你得领着我们,我希望你领着我们。
战争之初,勇敢的想为德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哥哥威尔汉姆渐渐地也不那么勇敢了,因为军人是一个需要荣誉感的职业,他必须知道他在做的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他为之付出生命的是他最想守护的祖国及家人,他所参加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但此时的威尔汉姆迷茫了。1941年9月,刚参战那会儿,他为祖国而战,到了后来开始怀疑这一点了,就为战友而战,他不能抛下战友不顾,可是要是战友都死光了,那再怎么办呢?就剩他一个人了,只剩下他一个,自欺欺人了,那他还能为谁而战呢?那战争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大多数人以为,战争是由拼搏组成的,其实不是,是等待,等待下一次进攻,等待下一顿饭,等待明天。威尔汉姆厌战了,他借着一次受伤躲到了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屋内,自己生活了一段时间,这可能是当时所有德国人的内心写照吧,但战争中怎么可能有这种桃花源的存在,最后还是被抓到,要以叛国罪论处,发配到第500缓刑大队等待死刑。
德国的战败是注定的,因为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醒过神来的德国人开始觉得他们的元首是多么的疯狂,他是要拿整个德国给他陪葬。1944年4月,他们又回到了这里,三年前一切开始的地方,中央集团军群已经筋疲力竭,红军驻扎在维斯瓦河畔,不久华沙就会沦陷,这场战争大势已去,但却仍未结束,威尔汉姆迫切地想赶快结束这一切,但又不敢想自己战后的命运会是怎样,此时他觉得弟弟说的对,他们就是巨大屠宰场里待宰的牲畜。1945年5月,4年前他们相互道别,他们是5个好朋友,他们以为战争会在圣诞节前结束,现在战争在开始的地方结束了,在柏林,或者说在柏林的断壁残垣中,不久将会只有德国人了,没有纳粹了。他们又会变成什么样?故事的最后,场景回到了小酒馆里,五个好朋友只剩下三个人活着回到了这里,虽然只过去了三年,但剩下的这三个人也历尽了沧桑,他们在破败的小酒馆里随意捡起一瓶酒,拿了三个酒杯,敬这个混蛋的时代,敬死去的两位好友。
电视剧中对每个人的性格以及成长变化都有相当细致的刻画,笔墨有限,声色相差不少,有兴趣的可以去找原剧看看。但最令我感慨的还是威尔汉姆有关战争的自述,战争很残酷,战争把每一名军人变成了战争机器上相同的一颗颗螺丝钉,但每一名军人都有他们自己对待战争的态度,都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个体。战争从来就不容易,战胜还是战败都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我们不惧怕战争,但也不挑起战争。如《司马法》所言,“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