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青一
我们获得经验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体验,来自于自我人生的真实体验。比如古人关于天气转凉用“一叶知秋”来表述。一种是间接的,来自于他人的传授。我猜想古人和今人的最大区别就是今人获得经验的方式大多是间接的。比如,北京昨夜下雨,我在朋友圈中看到一句“一雨入冬”的话,便直接拿了来使用。我甚至不用身在北京自己体验,就知道了天气转凉和冷的程度。当然这样的判断基于以往对于季节变换的经验。
有一天我的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以前那么多好的诗歌,现在很少有人能写出这样的诗歌?当时我在给他们讲《春夜喜雨》,杜甫关于春雨的描写。我说:因为古人的生活慢,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直接体验,获得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有感而发,有触动而发。这样的体验是多方面,立体的,声光影。这样的体验是多层次的,这样的体验加上了作者写作的功底,就成了千古传唱的经典,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榜样。而我们现在经历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快餐时代,还有信息的快餐时代,体验的快餐时代。下一步可能是机器人的快餐时代。那么作为人类这样一个物种,科技的发展是真实的自我进化还是人性生发出的“欲望”国,我们是否是离生活的本样越来越远?
下午时分,我在住所附近跑步,看见了玩类似于我国唐代蹴鞠游戏的年轻马来人。他们大多赤着脚踩在地上。我听到空心的用类似于竹子的材质制作的球被传击和落地的清脆声。我看到马来孩子奔跑在草地上玩传球的游戏。他们中的一些也赤着脚。他们那么放心地把自己交与自然,很好地融入自然。我相信脚多了感受土地的能力,这感受会是多方面的。
我们经常讲感同身受,我们有时也会期望在某件事情上可以获得他人的感同身受,可是你看,没有亲自经历和体验,做到感同身受在客观上讲并不符合事情发展的规律,也不具备试验性。试验性有时候是必须要有的。对于教育而言,尤其是在孩子小时候的成长中,需要充分给予他们广泛接触事物的机会,也就是综合发展的平台,因为你不知道哪个方面会激发出影响他们未来发展的潜能。我们有句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方面是知识。一方面是实践。
生命是一场必须亲自涉足的体验。要允许它时常可以赤着脚行走在大地上。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