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圆月挂高楼,几处欢乐几处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人飘零在外头。不知道此时有多少人会像我一样身处异乡站在小楼望着今夜的圆月产生孤独无言的心情?
今晚是今年的第五个月圆之夜,再过两天便是进入七月。对即将过去的六月在此道声:走好!
六月,走好!首先伴随六月里的一个词“烦躁”,是新年以来感受最明显的一种情绪。表面是受天气炎热的影响,另外心里有个声音在说:一年又过半了,而自己的生活似乎与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明确的收获,内外交攻,使得人心难平气不顺。
然而,今天来看六月,就算烦躁,有再多的不快乐,或是困苦,终将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过去。这样看来,所有的磨难,还是平凡,不管你怎么对待它,或者当时又是怎样的痛苦,已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管它是好是坏是美是丑,是不是幸福,都如身上的一道疤一样,成为了现实。你喜不喜欢它,它都在哪里。扔不掉也骗不了自己,并且以后还带着它一路向前走。有的疤或许会忘会消淡,有的只会随着一起长大。
回过头来看那时的烦躁,就觉得并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换一种心境,六月同样会过去,那样留下来的感受或许会更快乐些。
在六月第一反应记起的再便是中旬骑行去海边的事了。这次印象之清晰,不仅是因为那一天耳闻目睹的体验,实际上到今天它的作用还在延续:腿臂皮肤脱皮,还有明显差别的黑。那一天的曝晒现在还感到仍有余热。不过,出去走走体验不同的景色,倒是有它的意义。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能改善心情。
其余多是上班,吃饭睡觉,每天重复耗费,占用绝大多数时间。尽管收益小,目前这样的消耗又不得不去做。每天基本就这样过去,能看看书去做喜欢的事只占极小部分。
没有特别重大的事件或印记,至于高考已是过去式,一带而过。对自身的管理还待加强,这件是重要的。自律,要如写作一样养成良好的习惯。
六月里,一如既往的坚持写作,日更仍在继续。这是目前坚持最明显的一件事。也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尽管六月烦躁,也没有丢掉。回头翻看,觉得也有几篇称是满意的。当然暇疵多多,欣慰的是在烦躁的六月还能留下些清新的文字,它就像一块璞玉,自然的生长在哪里(这样说,似乎有夸大说好的嫌疑)。
比如<山塘>。写这篇时仅仅是瞥见枕边<瓦尔登湖>时生出的一种感受或者说是想像。当然写的山塘是真实确有,而<瓦尔登湖>那时并没有展开去看,现在也差不多没有。有天看了其中一篇,居然感到有“雷同”的场景画面。这大概就像当时瞥见枕边<瓦尔登湖>时产生的感受一样有种不谋而合的意思。心情很平静。
六月,走好!再有就是<夜遇黄梅>。这都是偶然遇见并有的感受,一气顺写下来便有了短短的文字记录。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件、感受是极其平常,微弱不值一提的。然而,在忙碌的身体外的内心,人们是需要安宁休憩的。而这样的文字,或许可以寻找到通往这样的地方。
也针对发生的一些事写的,如<我告诉你,你失去了友谊>。这似乎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或者存有不妥之处。不过,我心里仍是记着同学友情的那份美好。
另外一篇<我想看看老屋>,虽然阅读量不高,主要是个人的贫乏,没有写好,可我仍然喜欢。实际上那种感情,想说的话并没有完全表达体现出来。有一点很清晰,就是真的想看看老屋。
在<我对“水至清则无鱼”有话说>,<中年,请多保重>,<我想做个朴素的人>等文中,不仅可以看出自己当时的心情,也能看到自己对自己的提醒、要求和希望。
再有一篇<今晚我不关心人类>。也就是在写这篇时即今晚上发表的。文中除了“我”,没有涉及任何人,和其他与人牵绊的事。仅是自己和自然的一种感受,对话,我自己喜欢这种放松。人的生活状态,我也不认为应是受苦的,如果一生来世上只是为了受苦那人活着就太乏味了。
六月,走好!因此我喜欢梁实秋说过的这句话:“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写到这里,今天就要结束了,也明显感到写的多是写作。实际上在六月中,这只是很小部分,前面已说过。这里所说的表明它在我心里是占了绝大部分。如果没有写作,在浮躁的六月,我又是怎样度过的呢?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是文字在陪伴着我。
面对贫乏的生活,即便如此,更是感到它的逝去。这种逝去意味着生命的减少,这种感受是人到中年后意识里的自我给予。因此,不管怎样,过去了的才是曾经真正跟随陪伴自己的。所以,对产生意识的六月,在此我得送送它…
(6月28日夜初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