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声告白》【16.2.15-16.2.21】

《无声告白》【16.2.15-16.2.21】

作者: 阿邓er | 来源:发表于2016-11-08 12:44 被阅读0次

最初看到推荐的书单,“无声告白”四个字让我感到不屑,先入为主地以为是一本言情小说,那种看看笑笑抑或是矫情一下的书。对好评与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持犹豫态度。既然推荐便看究竟。

一开始便是“莉迪亚死了,谁也不知道。”直率的开头,让我想知道怎么死的,怎么没人发现她死了,相比其他小说,习惯于人莫名其妙地消失,最终发现结果,显然这个开头更加直率,却仍能够引起我的好奇。读起来,又觉无味,难道直到书本最后才告诉读者莉迪亚终于被发现死亡地点和原因么?再坚持看下去,伍绮诗对于细节的描写,以及借助这些细节表现人物性格,让我佩服。

莉迪亚死了;异类;人性;以爱之名,杀死孩子;人生“秘密”;关于“华裔”;“女性”问题;“标签”问题;存在感;强迫症。这一串儿,一点一点敲打人心。如果说一本书好,那么更有可能是和那本书的共鸣更多。

汉娜,我同情她。没有存在感,总是缩在角落里缺爱的孩子,什么都看的清楚,却什么都默默承受,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詹姆斯,“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就学会了如何让挫伤的地方不再疼痛:用拇指不断按压。第一次按下去,你能疼出眼泪。第二次,疼痛略有减轻。第十次,就几乎感觉不到疼了。因此,他不停地读这张纸条,竭力回想过往的种种……”仿佛又看到了自己,我只能想到“生动形象”这个很俗的词来形容伍绮诗的描写,人物栩栩如生。玛丽琳,身为一个女生,职场歧视我感受的到,对于梦想,不要放弃啊,不要像玛丽琳那样放弃了,更不要像玛丽琳那样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是自己长成的,也要继续跟着自己的路生长。内斯,努力考上哈弗只为逃离这个家,我也在逃,想去流浪。莉迪亚,如果你不想笑,就别笑,自由生长才是我想追求的生活。

文中经常有类似意思的句子:“他们都忽略此事,仿佛都忘了,但他们知道谁也没忘。”就是这样一次次逃避,在每个人的心底种下了刺,装作没有发生的样子,让人想要逃离不堪忍受。

希望未来越来越好,生活去标签,自由平等勇敢面对。

 

相关文章

  • 《无声告白》【16.2.15-16.2.21】

    最初看到推荐的书单,“无声告白”四个字让我感到不屑,先入为主地以为是一本言情小说,那种看看笑笑抑或是矫情一下的书。...

  • 告白,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

  • 书单

    无声告白

  • 备看书单

    无声告白

  • 让“告白”不再“无声” -- 《无声告白》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小说开篇儿就这样一句残酷的交待。 莉迪亚是家中老二,李先生(亚裔移民后代)和李太太(...

  • 无声的告白——读《无声告白》

    上上周二晚上,应该是10月16号,听蔡斌老师分享了《无声告白》这本书,就跟他借回家了。放了近10天才打开,花了两天...

  • 《无声告白》里的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在我看完最后一页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再一次看到封面上这句话。活在...

  • 《无声告白》/无声的告白,不叫做告白

    文/木木757 图/网络 在看《无声告白》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很不好,一股愤怒之情油然而生。这原本是一个美好...

  • “无声告白”

    花了2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小说,内心非常的爽,还有一种得意感。哈哈,第一次阅读如此快的速度。自己快速阅读的原因...

  • 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于是,莉迪亚死了。1977年5月3日早晨6点30分的时候,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声告白》【16.2.15-16.2.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pa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