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似懂非懂读春秋

似懂非懂读春秋

作者: 唯为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18:04 被阅读0次

    文/唯为弟弟

    故事,意义和背后的逻辑。

    一)意义和逻辑

    最近,迷上春秋史。翻开《资治通鉴》,开篇第一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这里说的是,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晋大夫魏斯、赵籍、韩瓜分晋国的事实,任命他们为诸侯。

    这句话,你一扫而过,三家分晋,名分不存,纲纪败坏,战国开端,很好懂啊。但是,这也许只是似懂非懂。

    你懂的只是这个事的“历史意义”,而不是它背后的逻辑。干事情,要少说理,多讲数;读历史,似乎也要少谈意义,多讲逻辑。

    遗憾的是,我们日常读到的历史,很多只是表面上的历史。有故事,有所谓的“意义”,但是,缺少一些逻辑。

    二)移民扩张

    三家分晋这个事,背后是有清晰逻辑链条的。这事说来话长,我们从头说起。

    晋国的祖先,是周武王的儿子叔虞。前1042年,他的封地在黄河、汾河东边,一个方圆百里的小乡村,原名唐地。

    此后,代代相传,逐步扩张,虞燮武成厉靖釐献穆殇,10代晋侯300年,这个移民小村庄发展成为一个大国。

    前739年,晋昭侯当家,他做错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晋国的历史走向:他把自己的老叔成师封到曲沃。

    成师,后来成为赫赫有名的曲沃恒叔,他野心勃勃,几年后起兵造反。晋国爆发了君权内战。

    三)惨斗60年

    这场内战,《史记·晋世家》载:“自恒叔初封曲沃以至武公灭晋也,凡六七十岁,而卒代晋为诸侯。”

    单看这句话,也是表面历史。它只简单告诉我们,这场内战打了六七十年。但是,它没说双方为什么能打起来,并且会打那么多年。

    要害在于曲沃这个地方。当时的晋侯与曲沃,就像今天的韩国和朝鲜。前者有钱,后者却有一种核弹,哦,是铜矿。

    那时曲沃境内,有一个巨大的浅层铜矿。青铜时代,铜矿就是超级兵工厂,就是源源不断的兵器,就是先军政治。

    晋侯呢,传国三百年,家产丰厚。更重要的是,首都绛城附近,有个湖,嗯,运城盐湖。盐就是钱。

    你有铜,我有盐;你有兵,我有钱。当时的美国——咳咳,周天子——全力支持嫡系正统的晋侯,两次出兵拉偏架。

    四)基本路线

    终于,前678年,曲沃桓叔的孙子武公赢了。仗一打完,武公立刻搜罗晋侯全部财宝送给周釐王,以换取政治承认。

    鼠目寸光的周釐王收钱办事,愉快地任命武公为晋诸侯。武公取得了美国——周王室——的认可,嗯,联合国合法席位。

    同族血战60年,太惨烈了。痛定思痛,晋武公和他后来的接班人,逐步确立了一条与列国不同的独特的政治路线:“无畜群公子”。

    啥意思?从此以后,除了太子外,国君的其他儿子和各个侄子、外甥们,长大后要么杀,要么驱逐出国,“尽杀群公子”,“尽逐群公子”。

    从晋武公起,武献惠怀文襄灵成景9任晋君,这条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导致的结果就是:晋国公族势力丧亡殆尽。

    五)雨后春笋

    读到这里,你大概开始明白了。官总得有人当,地总得有人受封。公族人丁单薄,给了晋国外姓大夫们捡便宜的天赐良机。

    外姓势力如雨后春笋。特别是流亡在外19年的晋文公重耳上台,“赏从亡者及功臣”,大批外姓大夫开始当政。

    曲沃代晋等于挖坑,晋武公播种,晋文公施肥,外姓势力茁壮生长,150多年拉锯争斗,最终结出了公族凋零、卿族专权、三家分晋的果实。

    六)唇亡齿寒

    再说一个成语“唇亡齿寒”。里面的故事是,前659年,晋献公“假道伐虢”,用计谋偷袭并灭掉了位于虎牢关的虢国。

    孤零零看这个成语,似乎也没啥看头。其实,它背后隐藏的逻辑,是晋武公和儿子晋献公对日渐衰落的周王室的报复。

    当年晋国内战,周王室偏帮晋侯,曲沃好不容易打赢,又被迫给周天子奉献巨款。这口怨气 ,始终是要出的。

    虢国,不是一般的诸侯,它其实是周王室拱卫京畿的近卫军,周天子的保安队长。周天子两次干涉晋国内战,就是以虢国为后勤基地。

    这里面的逻辑,你可以想象一下。就好比当年如果朝鲜真的统一了韩国,它是要去找日本算账的。当时的虢国,就是周王室的日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似懂非懂读春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qf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