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读书
一年的课前三分时间,一年的简短或是丰富的自由与肆意。有的人在台上磕磕巴巴的三言两语,有的人在观众面前尽力展尽自己的智慧与技艺。他们会非常努力,努力在每个疲惫不堪的深夜,虔诚地拿出自己最着意的那本书,翻动书页,也许会看到从前的痕迹,他们微笑,着些文字是他们美味的回忆,这本书在他们内心中有独特的深意。当然,有人也会非常的紧张,在即将登台的前夜辗转反侧,脑子里的小虫子不停第窸窸窣窣,“啊,明天就到我了,明天就到……”。有的人在这课前的时间里听到了华美的句子,便急急忙忙地找到纸墨画到本子上;有人在聆听时候从不发出声音,只是默默思索着,默默感悟着属于自己内心的深蕴;有人自以为是,当听到他也见过的书时,会与邻里高谈阔论;有的人,在隐约得朦胧之中,好像品味到了不同的人生……
我不知道如何将自己分类,可我也确凿是做过思考的。我不敢说自己有所感悟,但内里,确凿是泛过次次的涟漪。
小王子
“有些东西,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看童话世界里的星空如此,我们的人生也是亦然的了。我们都曾是孩子,也许现在还是。周国平曾经谈到过“玛雅人活在过去,而中世纪的人活在瞬时,如今的人大声吵着自己怎样怎样的未来,其实他们往往只活在现在”。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像儿时那样把一条直线看成一条及其危险的蟒蛇,再次极富想象力地用简单的餐巾纸折出一整个世界。
我们做阅读理解题的能力提高了,考场作文的分数进步了,可十年学业的过往,带走得是再也回不来的天真与想象力。但身边总会有一些美好,值得我们呵护爱护的美好,她会在阴沉得岁月里大笑,在你跟她讲时光的匆匆与人生的苟且时,乐呵呵地眯着眼说自己只是个孩子啊,想那么多干什么。这种人很快乐,也让人觉得很快乐,就像是刻板书海中大批的作家对世界进行理性地思考时,引用大量的古籍历史时,一个人在轻松地创作童话一样。他们会作为冰冷时代的暖阳,做一个可以在世界上畅行的”王子”,在许多人忘记初衷,摒弃本心时,感受到无可代替的,“真”的力量。
皮囊
我曾经写过一篇极为满意的作品,大体讲了我们这些在中国教育吓不得不放弃梦想的学子,在学业和社会的大山之下只能选择妥协,但我的主角总后在一个无与伦比的黎明醒来,那些黑暗的遭遇不过是虚幻,自己的一切依旧幸福与美满。
结局是宜人的,而现实却刚好不是。
五点五十八的命运交响曲响起,便是一颗齿轮开始一天机械转动地时刻。每一天,每一天两点一线家,学校的奔走。每一次呼吸得声音,似乎都是警戒自己成绩飘动得信号。我好想在粉笔末飞扬的黑板面前起舞,没有节拍,只有内心的舒服;好想在某个炎热得过午高歌,燃起那些死气沉沉的皮囊;也太想用一支钢笔无时无刻地创作,但现实告诉我们,想象,只能时想象。指尖的钢笔有些破损,同样破损的还有我们年少的心。我想起了《皮囊》里的霍普,他一心想冲破现实的束缚,总终却只能以悲剧结束。也许很多人觉得他是愚蠢而不成熟的,而从来没有想过冲破枷锁的我们,岂不是连愚蠢都轮不上了?呜呼!我又何从知晓答案!
救赎,我追
往上翻翻觉得文字实属是乱掉了吧,没有了技巧的结构,没有了焕丽得语言语辞藻,没有引经据典没有哲人的论述。多久没有用大大的白话作文了,太久了,太久了。
很想谈及很多书,但更想念讲这本数的人。
《目送》深情的内容感染乐许多无处安放的灵魂,讲述人的真诚依旧打动了许多浮躁的心;“《肖申克的救赎》我强烈推荐这本数,你问原因?因为我很喜欢看” 我们大笑,但他却摸不着头脑“怎么了?真的我真非常喜欢”,珍贵他的直率,这个时代多少人还能如此的坦诚,不用甜蜜的包装掩饰自己的内心,救赎,似乎只能作为一个文学词汇出现吧;《追风筝的人》,那风筝代表着一份责任与愧疚我们的风筝呢,也许早就不见了吧?
想说的话太多,却在情到深处时选择乐沉默。
草草的文字,乱团子般地拧在一起,有决意阅读于此的人,不知你的内里为何。改编查尔斯狄更斯的名句作为结尾:
这是一个需要好好读书的年代,这是一个不能读书的年代。这是飞速发展的时代,这是止步不前的时代。这里看不出任何得阳光,这里从来没有出现过黑暗。人们在这里彼此亲近,人们在这里相隔万里。哪里会有什么天堂,呵!根本就不会存在过地狱!
请不要只好好读书,请好好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