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读到吴军老师的家书《态度》,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为人子女,为人父母,我认为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角色。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讲,家长的自我成长比教育孩子还要重要。
作为任何一个家长,不论你是工人、农民、普通员工、还是老师或者较成功人士,等等,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命运,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能出人头地与众不同,能有个好的人生。
像吴军老师所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于最有效地学习和成长的目的,年轻人有必要从上一代人那里接受经验,吸取养分。假如不能从前辈那里获得有益经验,只通过试错自己摸索,无疑比同龄人慢。
无疑,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所以现在的社会,有一定条件的,从准备怀孕、胎教,到早教、兴趣培养、学校选择......每一步都争取做到极致,家庭的全部力量都会向孩子倾斜,但仍然有许多家庭因为孩子的成长有无尽的困惑和苦恼,孩子仍然不能像家长期望的那样成长和成才。
作为一位年龄资深的家长,我在与孩子一起走过的20多年里,我的内心常常是伴着内疚、亏欠和感动,孩子的成长让我不得不寻求自我成长。
我们这代人多数从父母那里吸取的只是温饱,和一些简单的做人的道理,接受经验,吸取养分不多。我们的童年差不多是野蛮成长,年轻的时候,社会发展太快,日新月异是老词,但我确实是跟着时代的脚步踉踉跄跄走到今天。人到中年了回顾一下,半生时间多数都在摸索寻找试错和定位。
对于孩子,我常感到内疚,自己还没弄明白呢,也没经过人家的同意(哈哈)就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了,对孩子养育之情当然是有。至于培养,我对我自己极不满意,在孩子需要我做引导的时候,我做的太少,而且也不一定准确。孩子也是自己经过挣扎磨炼寻找,自己成长的。
作为家长,很多时候是没有做好当父母的准备的,其实,也是不可能做好准备。社会的发展和自我知识的不完善,都需要自己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在我们生活的那个时代更是如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我也困惑,为了寻找自己的方向,对孩子缺失了许多陪伴,对于这个我一直心存愧疚,感觉亏欠孩子太多,但孩子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他开导我说“有利有弊”,我心里落泪。
孩子的成长,给了我无尽的快乐,让我也在不断的懂得和成长。他给了我们许多惊喜意外,让我常常为他而感到骄傲和感动,他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功。
对于孩子,我心存感谢,感谢他们不怪我们没有那么显赫的家族,没有那么富有,也没有那么成功;没有那么年轻漂亮,也没有那么智慧;感谢他们不嫌弃我们那么平庸,而且他们还对父母心存感激。感谢他们在不那么好的条件下努力学习、进取、成长,取得那么好的成绩,还那么优秀。不论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不论是什么职业,但他们能快乐的积极的面对生活,还能理解父母,不忘养育之恩。
我记得我和孩子相对正式的沟通是在他准备升入小学的前天,他主动提出要和我谈谈,他已经正式成为小学生了,希望我能给他一些指引,我给他的在当时他认为还可以的指导,但现在看来我是那么的不合格。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的许多经验和养分已经不能支持孩子的需求了,我不得不把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先弄弄好,很多不能讲清楚的事情和问题,我就想通过我努力做好自己来告诉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自己去询问自己的内心,然后如何成就,就去问那么已经成功的相关人士,我想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吴军老师说的很对,我们应该明确孩子不是自己的私有财物,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他有独立人格需要尊重。我们不能倚老卖老,毕竟我们的有些知识经验对孩子也没有那么有价值,要相信年轻人,他们才是社会的栋梁,我们只是通过参考意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并作出决定。对于我的孩子凡是他自己经过思考决定的事情,只有没有大问题,我都支持他,鼓励他去尝试。
所以我觉得家长需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人格,自我不断的成长,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和心声,与孩子做朋友,共同成长是比较好的沟通基础。
家长不要转嫁自己的理想,将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我觉得努力做好我们自己,是最好的教育和引导。
不论孩子是什么样的,只要他健康快乐,我都愿意做他最忠实的粉丝,最好的观众,见证他的成长。所以为了能一直支持他,我需要努力生活,健康的活着,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是我最好的人生。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