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给教师的建议》第2版(八) 对分教学的相关内容

《给教师的建议》第2版(八) 对分教学的相关内容

作者: 风叶_b845 | 来源:发表于2022-04-06 23:05 被阅读0次

8   关于获取知识

       书中提到“获取知识——这是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这就是聚焦问题,聚焦的问题要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在 3 中提到的“老师的时间都去哪了?” 问题要聚焦在“因果关系挂钩的交接点”,这种统整教材的能力,需要长期的练习和琢磨,不焦虑,做就比不做好。  

      聚焦了问题,要怎么讲,才能发挥这个问题的真正的威力呢?

       要做好“精讲和留白”,精讲的魅力取决于留白。第一次接触这个词是2021年5月份秦洁老师说的“对分教学”中,"精讲”:高瞻远瞩、整体框架、站位要高,将框架、重难点,不讲细节。留白:是学生自学能够学会的,这就要求上课中要留给学生实践,让其独学内化,在内化中写出自己的“亮考帮”(亮:亮闪闪,这是情感态度类的收获,考:考考你,将学会的知识转化成问题,考考别人,这是知识类的收获;棒:帮帮我,把自己的困惑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小组讨论展示亮考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最后老师答疑、升华。

秦洁老师的图片

        加入了学生讨论,时间的问题就会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做好精讲,把时间留给学生。真正做的时候,会很忐忑,不放心,这种形式,上学期我主要在讲解习题的时候应用,我觉得比我自己讲效果要好!新课中,我刚刚尝试了一节的内容,因为网课期间,学生有时间问问题,就讲的是框架和方法,真的是有些学生一头雾水,也有的一学就会,也有一些学生在做作业、修改作业的过程中从一头雾水到有些懂了,真的没有办法做到兼顾每一个人。但和传统的方法比,有更多的学生学会就好。很多东西都是需要一点点来的。

下面的内容是孙伟红老师,关于对分教学的内容,和当时学习小组的讨论:

对分课堂:我的教学与反思 

潍坊学院:孙伟红

一次偶然相遇学生,问:“我的课怎么样?”自我感觉很好!

生答:“您的课我不想听也听不懂,您的课讲得挺好的,您讲的挺嗨的!”

引发自我思考:

看一下图片,看看自己是几元教学?

一对一的答疑,是学生最需求的!  

师资有限,无法满足,故引入学生答疑,同伴解答、小组解答!

四元教学是对分课堂的底层逻辑

想动脑就必须动思维,就是让神经细胞在运动,运动需要活动,需要时间(留白,学生内化的时间),时间分为过程:讲授、内化吸收、讨论。讨论的问题,最好是上节课的内容即隔堂对分。

当堂对分不如隔堂对分效果好.(两种形式上留问题的方式有何区别?边界?)

第一环节:

 精讲:高瞻远瞩整体框架,站位要高,从单元角度来开;将框架、重难点、不讲细节;

交给学生学习方法:看书做题思考,引发学生自我思考和创新;

精讲与留白,就类似中国画、书法,留白。

听课后,其他老师给孙老师的反馈,独讲比较沉闷,精彩在于对分讨论。

张学新老师反馈,讲授过程中,可以提问。

孙老师改进方法:用问题聚焦问题,引导学生搜集旧知的碎片,师生传球,一步步引导学生。

留白的分寸需把握好,也是难点。

第二环节:独学内化

常规作业:大多数学生能做出来;

反思作业:

亮闪闪:情感,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阐述就可以,字数不限,情感冲击。

考考你:把收获转化为问题,并给出答案,用来考考同伴;

帮帮我:把自己的疑问或困惑抛出来,找同学帮忙。

第三个环节:小组成员最好4人,不易过多;

分组规则:非宿舍搭配、男女搭配、成绩ABBC;

个人亮考帮,经过小组内的谈论,形成小组成员的亮考帮

小组讨论失败的原因:没有明确的流程方式,可参考3253模式,主持人、记录员、流程(先展示亮、依次为考、帮)。社会化谈论,要有规范化的流程;

课上10分钟时间,学生对讨论流程的改进:小组成员将亮考帮发到群里,快速进入讨论。

第四个环节:孙老师规定每小组3分钟,超时上台唱歌。

我的小组认为:                    我的小组最大的收获是:                             我的小组的困惑是:

将小组问题罗列在黑板上,找出共性问题进行讲解,个性问题课下解答。

教师点评总结:6-10分钟。

一定要回到知识的本源上,就是知识点背后的一般规律上。

时序结构、因果结构,决定这四个环节的顺序,不得调换!!

认真是态度很好,但没有创新。

关注两极:5分  3分,分数只是为了定性,不需要4.8分.3.2分,

4分占据70%-80%,不需要过分的关注。小组的作业,一定要评分。

孙老师创新:考试的试题用来非标准答案。小组作业,也是自评与互评。

下面是对老师问题的答疑:

1、孙巧玲老师:一辈子当老师,一辈子学当老师。

问:当堂对分、隔堂对分、两者兼顾的使用边界?

中小学——当堂对分,10分钟精讲、7分钟独学、10分钟???没记住

大学——隔堂对分。

简单的——当堂,难度大的、有深度的——隔堂;

主要是看老师的方便!

2、白时榛老师:通识课,问题下一节课忘了什么样?

建议:当堂对分好。

3、陈艺苑老师:1)习题课如何对分?

  建议:老师精讲的部分需要大大缩减,更多的时间去做题。

同伴讨论10-12分钟。

2)陈老师觉得,学生的答案不全面,讨论不出来啥?

建议:和同伴学,很重要;学生会给出不同的视角。放开自己,放自己一条生路!

3)当堂对分,作业有一部分不需要讨论,一部分作业内容他没做,讨论不起来!如何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建议:用几分钟与旧知关联,交给学生方法,对方法进行培训,给工具,给方法,用讲过的A文本,来分析B文本;

第二天要讨论的是,亮考帮中的问题。

自我思考:教师的精讲与作业一一对应,课程要进行精心设计。

孙老师建议:根据中高考,研究一套适应对分的模式。

 张新锋老师:利用教学规律,出教材,这个很赞!对分教材、五星教材。

4)张学新老师主张不预习,不预习不知道老师要将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

 张新锋老师:班级授课制解决80%的学生的共性问题

自我思考:留白的魅力,如何实现?可以分析田老师的课来学习。

张新锋老师:精讲,激发学生的认知缺口,(如何做到呢?自问)

              规范章程措施,

自我思考:让沉默的羔羊发言,措施:让问问题的学生先讲自己的思路。

4、赵希彦老师:

(1) 时间上如何把控,有哪些经验?

  建议:①精讲时间长,是对文本把握不足。一个学期比一个学期好,慢慢来;

            ②讨论的时间要富裕总时间的1/3.

            ③不能剥夺学生的讨论的欲望,需要经历1至2个学期;

            ④有个烂模式总比没有模式强。

           ⑤鼓起勇气的闭嘴(自我感受)

(2)学生讨论不起来,不愿意讨论,怎么做?

建议:①规范、奖惩制度的制定。

 ②什么都不会,不会方法,调整课时,利用故事、案例,讲方法,学以致用分析案例。

③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使劲挖掘到他自己都吃惊,荣誉感与获得感。

④课改的最好的优点:师生共成长。

张新锋老师:新课改的实行,肯定有很多的困难,困难是对方法的反馈,是改进的方向。

事出现之后,就看事,不看人。

孙巧玲:相信相信的力量,不是厉害了才相信,而是相信了才厉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教师的建议》第2版(八) 对分教学的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sd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