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是药学专业的基本功,炮制的方法有几十种,目前一般分五类: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不同观点:凡是不用火的炮制方法,都属于修治,所以前两种可以合并起来,统称修治。那么重点要了解的是什么呢?水制中的水飞,火制中的炒、炙、煅、煨,水火共制中的淬和燀。
修治和水制。
水飞:一般针对非水溶性矿物药或者一些动物药,如海产动物的贝壳,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和矿石差不多。
将药材敲碎到一定程度,加适量水研磨(人工研磨用小乳钵,工业化生产用球磨机),研磨到比较细的时候,再加比较多的水来搅匀,很细的粉末就悬浮在上面,再把上面悬浮的药液倒出来,静置沉淀后倒出清水,剩下很细的矿物药晾干。余下的药材再重复上面的程序,这样得到的药粉就便于服用或制剂。
另外可以去除一些非水溶性非药用成分,甚至有害成分,比如外用药中的雄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里面含有一些有害成分就是氧化砷,也就是砒霜,水飞雄黄时,氧化砷在水中会被融解绝大部分,使毒性降低。石膏中也含有铅和砷化物,水飞时也会融解一些。
意义:
1、便于加工成很细的粉末,便于制剂。
2、有利于除掉一些水溶性有害成分或无效成分。
3、避免粉尘飞扬吸入后对人体造成损伤。
火制:
1、炒法:把药物放在锅里加热,并不断翻动。
中药炮制中的炒分为清炒和辅料炒。
清炒:把药材直接放进锅里,不加任何辅料直接翻炒。根据火候的不同,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
一般药材炒到微微带黄色叫炒黄;炒到表面焦黑,里面还是药材原来的颜色叫炒焦;炒炭就是让他表面基本炭化,但里面还是要存性,就是还要有原来的颜色或气味,也就是还有原来的药性。
如荆芥一般炒炭,但也不是完全炭化,所以有医生写处方时写焦荆芥,实际上是介于焦和炭之间。
像焦栀子,就是果皮炒焦,但里面的果仁并没有变焦。
辅料炒:除了药物,炒时还要添加药物以外的一些固体原料,这些原料统称辅料。
常用的辅料有沙、土、米、麦麸、海蛤粉、滑石粉等粉末或颗粒。
目的:借用辅料的高温,使药材受热均匀,表面又不会变焦。
有的辅料本身有一定药用价值,如土炒,可能会增加药物的止泻或温中止呕效果;米炒能增加和胃健脾效果。当然,这种作用是比较次要的。
2、炙法:以液体辅料拌炒药物的方法。
常见辅料如蜂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盐如果化成盐水,就属于炙法,只是用盐炒,就属于辅料炒。
炙法常用辅料往往有一定的药效作用,可以和被炒药物间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这是炮制目的的第一点,也有少数情况是为了降低毒性或副作用,如酒炒常山来减轻其呕吐的作用。
注意:1、凡是用蜂蜜来拌炒的药物,一般省略辅料名称而只留炮制方法,如炙麻黄、炙百部、炙冬花,都是指蜜炙。除蜂蜜以外,其他辅料都要写清楚辅料的名称。炙的药有时也称为炒,如盐杜仲就是盐水拌炒,其实属于炙法。2、关于炙法的分类,之前一直属于火制,但严格来讲,应该属于水火共制,如今的教材已经改过来了。
3、煅法:分直接煅和间接煅。
直接煅也叫明煅,就是不用容器,将矿物药或动物骨骼、甲壳等直接在火上煅烧。磁石、牡蛎等就是如此。
直接煅的目的:有的是去掉里面的有机成分,有些土类药材如炉甘石,里面有些有机物煅烧之后会被破坏。也有的是让它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比如含碳酸钙的动物贝壳,煅烧后成了氧化钙,就更容易粉碎,而且药效作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间接煅也叫焖煅,就是把药物放在容器中再密封起来煅烧,药材不和火直接接触。
一些动物药和植物药怕火,直接煅会化成灰烬,像棕榈炭和血余炭,就是棕榈叶叶鞘纤维和人的头发,经过隔绝氧气的间接煅制成的。头发本没有止血效果,煅炭以后就有了。
4、煨法:用湿润的纸或湿润的面粉把药物包裹加热。过去是在火灰里面煨,就是柴草烧剩的热灰,现在大多是放在火炉上烧,或者把药材埋在炒烫的麦麸里,必要时再翻动,待药材外面包裹物焦黄时取出。
煨法常用于葛根、生姜、木香、肉豆蔻等,其目的根据药物不同也不尽相同,多是降低刺激性,有利于止泻,肉豆蔻和木香都是如此。
水火共制:
1、淬:来源于金属烧铸中的淬火,先把药物烧红(其实是经过了明煅的程序),再将其马上放在冷的液体(常用的是醋)中,让它马上受冷收缩,产生很多裂口或破碎崩解,就便于把它捣碎,用于制剂。
像磁石醋淬后崩解成小块,它含的四氧化三铁就部分变成了醋酸铁,溶解性增加,所以作用也增强。像龟甲鳖甲醋淬,主要不是为了粉碎,而是为了增强作用。
2、燀:在大量的沸水中,放少量的药物烫煮一下,马上捞起来。
像前面说的马齿苋,燀后容易干燥;桃仁杏仁燀后容易去皮,去掉非药用部分。
像我们烹饪时常说的“焯”一下,或者“汆”一下,和这个差不多,但中药炮制里面只是叫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