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上公开课的要求,刚把朱自清的《背影》学完。白老师很客气,说的是示范课,看到消息,回绝,推辞,似乎都不妥,但真要上,上啥呢?
作秀式的公开课,我不会上,也不能上。一帮子知根知底的姐妹兄弟,来我家聚,自然不是为了 “嘉悦”“美华”等星级大餐,可家常菜呢,好久都是一个人的晚餐,冰箱里的腊肉,娘准备的洋芋粉,搁置太久了……
接下来是《白杨礼赞》一课,记得组内就听过两次;这个单元的作文《语言要连贯》,公开课上过好几遍——反复磨同一篇目,磨的,哪只是课,再说,磨出来的,那还叫课吗?每天都炒青椒肉丝,挑刀工、挑味道、挑配色……没啥挑了,就再挑挑装菜的盘子,餐桌的台布,餐厅的光线等,吃的没有食欲,做的也了无兴趣。
那就上《昆明的雨》吧。汪曾祺的作品,选入教材的,于我,还是蛮有课缘的。之前上过《端午的鸭蛋》,那时我还在桐木,被通知与郑桂华老师同课型异构,西安石油大学的礼堂里,带着一群陌生的学生,品汪曾祺家乡高邮鸭蛋咸香里的味外之“味”。记得那时冉先生的奇瑞,连导航都还没装,一路尾随着一辆陕南开往西安的大巴车,才下了高速进了城,那时,十多年前了吧,反正冉先生换的第二个车,都跑了快十万公里了。虽然年不再轻,但日子的一成不变,真的是需要有一点波澜了。
虽说家常,准备还是花了一些时间。最近一段时间上课,很偷懒,不做过多开发和补充,几乎就是遵从编者的意图,把教材用好就行。晚饭也一样,给啥吃啥,冉先生包好的饺子,大哥嫂子捎回来的热干面,一煮就行;有时干脆等着投食:米线,馍馍,火锅等,来者不拒。
《昆明的雨》是一篇自读课文,连旁批都没有,“阅读提示”很详实,像包好的饺子,就是重点,就是阅读答案。所以我的课也就很简单,设计活动,带着孩子们,从答案到原文,走几个来回,走着走着或许就会明白,原来“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是这样,原来“美感和诗意”就在内容里,在表达中啊——阅读之美,在途中,体验之处,方能成长。
这活动,当然要以语文的名义。最近要准备诗朗诵,很想和学生一起,改编《白杨礼赞》的,要不,就拿这一篇练练吧。第一节课在三班,效果不佳,一是原文没有读过,很生涩;二是这个班的孩子,本来就不善于口头表达,加上在题海中浸泡太久,不太灵敏的感官,愈发迟钝了,看孩子忙成这样,真心疼。上公开课的四班,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读书的声音朗朗的,有话就把手高高举起,只有我和他们时,干脆手都不举,抢着说了,就是考试成绩,跟课堂的明媚比起来,稍微有些黯然。两个班,完全不同的学习生态,所以同一款设计,在四班的推进,往往要容易一些。
课间十分钟,没有时间做调整,PPT的辅助,缺点暴露无遗。
“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雨季的明亮、丰满/想念倒挂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想念……”我起了个头,孩子们接了下去,眼尖的孩子发现,“阅读提示”就有,换个说法而已。
“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雨季的景、雨中的物/想念昆明的民风人情/想念七载云烟的恬然,宁静”,诗至此,课也接近尾声,悟情,寻美,游荡在答案与文本之间,四班的孩子们,像是最近的天气,一直明媚着。
可是语文,不仅要走进文本,更要深入生活,把感官的触角,伸向生活的细枝末节里。我喜欢这样,我喜欢的汪曾祺也如此,“生活,是很好玩的。”是汪曾祺的一句名言,代表了他的人生态度。一个平凡的景,经他的视角,便美得天真烂漫,他的字到何处,何处便有画境。
我也希望,我喜欢的孩子,能爱我所爱,喜欢我的喜欢。我在PPT上写到:我们一起——做一个乐于享受平淡生活的人,做一个善于从平淡生活品出生活之美的人,做一个长于把生活之美用语言记录的人。
说完这些,我看时间,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我让孩子们把这节课写的诗,再读一读,慢一点,体会汪曾祺式的“想念”,孩子们低低的声音响起,缓缓地,柔柔地……
我忽然想到,这首诗,应该有孩子自己的情愫,就让孩子们再补写一两句,哪怕一句也行,我看到有孩子在思索。
声音弱下去后,最爱接话的贤满同学怯怯地举手示意:“我想念昆明的雨/雨中的昆明”——真是一个不错的彩蛋。
昆明的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