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分田到户,生产队将集体所有的水稻田分到各家各户,由社员自由耕种,收获的粮食归社员自己所有,不再归生产队统一管理了。
联产承包,分田到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在春插,“双抢”大忙季节,生产队的社员互相帮工,团结合作。抢收抢插,这在那时候的农村是很常见的现象。
毕竟,生产队的大集体劳动,还留在人们的心里。以当时的生产条件,在农村单打独斗,孤军奋战是行不通的,农村人便自觉地进行帮工还工,互相协作。
我的父亲是一家集体单位的货车司机,替单位开车拉货,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休息天。农村里的重活,粗活,脏活全部由母亲来做,就连农村里最辛苦的春插双抢,我父亲也抽不出时间回来帮一下忙。
母亲带着我去生产队社员家里帮工,再请人家来帮我家抢收抢插,搞定家里的二亩多责任田。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从来就没有回来帮母亲插过田,扮过禾。
父亲平时也很少回家,就算回家也不喜欢呆在家里,喜欢去生产队的社员家里侃大山,聊天,深更半夜还不归家。第二天一大早,我还没有起床,父亲就离家上班去了,我对父亲的感情不是很深。
我从小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在大集体时代,缺粮少油,红薯当主粮时,我和母亲相依为命,共同过苦日子,父亲在单位上班,很少关心过家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