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099473/4ca9f9310d802f1d.jpg)
《南渡北归》三部曲叙述宏大,有一段敏感的历史,越是敏感越会有争论。是2011年图书出版界的一枚重磅炸弹,引爆学界众多争议,尤其那句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成争议的焦点。
直播间里听过介绍,但一直没有读,道听途说的,我还以为是作者杨绛所写的回忆录,主要记录她和丈夫钱钟书以及当时知名文学家、学者们的个人与时代的生活经历。
但这套书的作者其实是岳南。
后来说被下架了,还被列为禁书,遂生好奇,好在微信读书上有,体验卡可读,推荐值是85%,那就赶紧看吧,果真人物事件众多纷繁,分为“南渡” “北归” “离別” 三部分。
这一开篇就读到了一些让人泪目,心生敬意的故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后来北平沦陷,日本军队开进城,这座千年古城,储存着民族文化血脉的中国根基,遭遇着一场血雨腥风的洗劫和破坏。
满目疮痍,凄凉惨痛……
日本人十分清楚,彻底击垮一个民族,除动用武力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予以摧毁,更要在精神上彻底征服。
北大、清华、南开,这些中坚的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日本军队又岂能放过这些凝聚思想和文化遗产的高校和师生们。
南开大学首当其冲,日本人最恨南开,在枪炮的轰炸洗劫中,学校化成一片废墟和焦土。
时局混乱,中国现代史上最悲壮的知识分子大撤退开始(实际上也是一次毫无组织和秩序可言的慌乱大逃亡)
就在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师生纷纷南下西行,而华北地区包括燕京、辅仁在内的著名私立大学,存活死亡,求得一线生路,更要自己想办法。
聚焦一个我们熟悉的人物吧。
当时,著名建筑学家粱思成、林徽因夫妇所服务的中国营造学社,亦属私立,但粱的学识 影响力自然不能留在沦陷的北平。
粱思成匆忙来到中山公园内营造社总部,找老社长朱启钤和同人商量对策。后来就是中国营造学社遗留工作及未来的希望,全都托付给粱思成负责。
局势恶劣,最令他们担忧放心不下的是,学社同人工作的成果 一一 大量的调查资料、测稿、图版及照相图片等如何处置。
为了不使这批珍贵的文化资料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朱启钤、粱思成、刘敦桢等决定暂存入天津英租界英资银行地下仓库。 “ 所定提取手续,由朱启钤、粱思成和一位林行规律师共同签字才行”,三人缺一不可。
此时的日本人已经注意到梁的身份和在北平文化界的影响,很快发给其署名“东亚共荣协会” 的请柬,邀请他参会并发表看法。
要想不做与日本人“共荣” 的汉奸,粱思成一家就得赶快离开北平。他与爱妻林徽因一面联系可结伴的朋友,一面抓紧收拾行李,准备次日一大早出城。
就在这时,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突然来到梁家,神色紧张对梁说,自己刚从外地潜回北平,有约50毫克放射性镭,还在清华实验室的保险柜中,这是自己从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学成归国时,卢瑟福博士出于对中国的好意而特别赠予的。
为了这一份全世界都禁运的极其珍贵的高能物理材料,赵忠尧历尽艰难险阻,终于把它带回祖国。可如今北平沦陷,日军已进入清华园,如果这个东西落入日本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赵只能找粱这位“铁杆” 校友帮助,因为梁思成有辆雪佛兰牌小轿车。俩人可一起再进清华园,抢救出这份科学物品。
梁思成听罢,立即答应冒险一试,黄昏时分,梁、赵二人开车出城,冒着被日本军队和随日本人来到中国的高丽浪人打劫的危险,一路狂奔驶入清华园,启出装镭的铅筒,包好携身。二人又驱车往回,躲过日军的盘查,返回城中,赵忠尧在一个偏僻的胡同下车,悄然隐入夜色。
回家后,梁顾不上吃饭,与林徽因一道收拾家什…… 好多贵重物品包括小轿车,只能“弃之不顾”了。
1937年9月5日的凌晨,梁思成夫妇携带两个孩子和孩子的外婆,与清华大学教授金岳霖及另外两位教授走出了自己的住所——北总布胡同三号院大门。一行人行色匆匆,开始颠沛的长途逃难。
国破家亡,英雄末路,命运之舟驶向艰难的未知。
逃难途中,休息的空当,林徽因拿出纸笔,给她的美国好友费慰梅写了一封告别信:“思成和我已经为整理旧文件和东西花费了好几个钟头了。沿着生活的轨迹,居然积攒了这么多杂七杂八!看着这堆往事的遗存,它们建立在这么多的人和这么多的爱中,而当前这些都正在受到威胁,真使我们的哀愁难以言表。特别是因为我们正凄惨地处在一片悲观的气氛之中,前途渺茫……”
他们一路从天津到青岛,经济南、过郑州、汉口,最后到达长沙。一个月的奔波,瘦弱的林微因疲惫不堪,患病发烧,只好暂停歇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99473/a67a7a19e0d0051b.jpg)
话说两头
当初在北平夜幕中与梁思成分手的赵忠尧,把盛装镭的铅筒放在一个咸菜坛子里,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向长沙进发。为躲避日本军人与伪军的盘查,他绞尽脑汁,昼伏夜行,一路风餐露宿,几乎丢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咸菜坛子与他形影不离,双手磨出了道道血痕。
一个多月后,当破衣烂履、蓬头垢面的赵忠尧,拄着一根木棍手提咸菜坛子,晃晃悠悠地来到临时大学办事处报到时,工作人员认为是一个乞丐不理不睬。待这个“乞丐”将坛子慢慢放下,声称要找梅校长单独说话时,梅贻琦正从内室出来送客。赵忠尧一声低沉沙哑的“梅校长”,梅贻琦先是一惊,继而泪水涌出了眼眶……
读到此处真的是唏嘘泪目,那时的知识分子啊
林徽因病好后,梁思成一家离开长继续西行,来到昆明,辗转到一个未曾听说过的地方——四川南溪李床隐居下来。
他们没有想到,这一走就是九年。那时他们都年轻、健康、漂亮,回来时却都成了苍老、衰弱的病人。
《南渡北归》整个作品的时间跨度约一个世纪,中国近代史历史画面中,知识分子的众生万象,浮沉悲壮,文人大师的风骨穿行于其间,留下属于他们自己的印迹。
120万字,我离读完还早,但语言和文字,已不足以道尽那个时代真实的一切,让人唏嘘泪目的画面,一卷卷展开拉近又飘远。
附:
《南渡北归》荣获《亚洲周刊》2011年度华文十大好书之冠,以及诸多大奖。
这套书全景展现20世纪中国学术大师们的命运变迁,记叙抗战年代学人的艰苦卓绝,再现国难当头大师的风骨典范。
所谓的“南渡北归”,即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
比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梁思成等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书中引用了台湾中研院大量珍贵史料、照片,以及大量亲历者采访资料,如曾氏家族后人、刘文典等大师后人亲述。
《 南渡北归 》被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该书对当时政治体制和社会习俗进行了一定的批评和挖掘,如对国民政府的官僚系统、传统文化习惯、性别歧视等现象提出了质疑和反思;二是该书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牵涉到一些历史背景和政 zhi 争议,容易引发政 zhi 敏感性问题。
2023-5 风铃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99473/ccf41530d0fb43d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