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些之后,高晓松显然还是不解气,对身边的另外一个导师讲:“清华今天的校风其实就跟技校没有什么差别,就教你个技能找个工作。那还要名校干什么?要名校的传统干什么?”有一次,他回学校演讲,讲了一通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结果同学们向他提的问题都是自己应该去国企还是去外企。讲到这里的时候,高晓松被气得火冒三丈,不停地扇着扇子,仿佛只有这样,他心底里的火才能消下去。
那个清华的博士生鼠目寸光吗?绝对不是,因为一个能考上博士的人,认知水平一定是比普通人要高一些的。为什么高晓松会把他批得体无完肤呢?是因为他的深谋远虑只是自己一个人的深谋远虑。高晓松认为国家给了他最好的教育资源,但是他却没有一点点应该回馈这个社会的想法。实在是没有一个名校生该有的胸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