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陈老先生凤翔府做了三年后,被调回了中央,担任判官告府,也就是分发委任状的这么一个官职,但是他却与当时宰相王安石发了冲突。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吸取唐灭亡的教训,开始抑制军队,大力重用文人,用文人就要提高待遇,当时宰相的薪资甚至能够达到五十万文,这是一笔很恐怖的薪资水平,当时最贵的一斗米才50文。
当时还要给邻国西夏国和辽国进贡,所以政府财政负担十分的重,百姓困苦不堪。国家需要变革。
年仅二十岁的宋神宗就看上了王安石,让其主持变法维新。
但是苏轼恰恰与王安石在变法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比如苏轼认为朝政变革的关键在于用人制度,主张循序渐进的变革。
王安石当时带领一帮学子对古书典籍开始重新阐释,而且规定其阐释的结果就是科举考试的内容。
这使得苏轼十分的反感。
有个小故事讲的是苏轼问王安石波涛的波如何解释,王安石回答到波,水之皮也,于是苏轼就说那是不是滑倒点滑就是水之骨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