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随记之二: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子舆

《论语》随记之二: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子舆

作者: 好家伙迪蒙 | 来源:发表于2015-01-04 16:41 被阅读142次

学而第一(1.4——1.6)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我工作尽力没有啊?我对朋友有没有讲信用啊?今天学习没有松懈啊?

随记:曾子就是曾参。《论语》的编纂者里,有很多是曾参的学生,理由一是《论语》提及曾参必称“子”以示尊敬,二是《论语》记载了很多曾参的言论,而且是曾参对学生说的话。比如《泰伯第八》第一章里的“曾子有疾,召门人弟子曰……”等,三是曾参是孔子晚年的学生,孔子去世后,曾参影响力很大,学生很多,包括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后来孔伋又讲学收徒,其中一个叫孟轲。所以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地位仅次于孔门十贤之颜渊。后世建孔庙,五大圣人一主四配,“至圣先师”孔子身后边跟着“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孔伋,颇有点“四大金刚”的味道。

曾参和他父亲曾点都是孔子的学生。曾点很早就跟着孔子学习,在著名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里,还记着曾点被孔子表扬“吾与点也”的故事,可见其潇洒。

对曾参的名字“参”的读音,至今仍有分歧,很多人念“身”,从《说文解字》开始,到朱熹,到王力、杨伯峻,都是这么注的。不过《白虎通》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古人的名和字意义相比附,曾参的字叫做“子舆”,“舆”是“车”的意思,那么他的名也就应该是与“车”有关的,所以应读“骖”,驾车的意思。(季文:《“曾参”之“参” 读音辨正》)

篆文“舆”

曾子这三个问题,讲的是忠、信、学三个方面的自省,可见其对这三个方面的重视。

第二条讲“信”。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的时候,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是把“信”放在“耻”、“孝”之后的第三层次。曾子的志向和孔子比起来,是小的多了。不过也比“今之从政者”,那些“斗筲之人”好多了。

第三条的要求其实倒是挺高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曾子每天自省学习,至少孝悌谨信,泛爱亲仁是行有余力的了。

所以,不是曾子层次低,实在是孔子眼界高。

无论如何,曾子每天自省的生活态度,是很现代的。自省,方能有自知之明,反躬自省,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标志。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要治理好一个中等大小的国家,一要敬业诚信,树立威信,二要廉洁爱民,获得支持,三要尊重自然规律,搞好农业。

随记:子路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千辆兵车不算是大国了,晋国是霸主,那时候有兵车四千乘。这里不涉及一个中等国家怎样在王霸世界立足的问题,孔子给出的方案,还是内部团结,抓紧生产这样一个传统的思路。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呢,如果人品好,孝顺父母、兄弟和睦,做事能干,认真讲信用,为人又和善,跟大家关系都好,能替大家着想,这样的年轻人是块好苗子,如果还有自我提高的想法,那就教他读书吧。

随记:“君子务本”。什么是为人的根本?孔子列举了三方面的德行,最后才提出了“学文”的建议,可见为人之“本”不在于读书多少,不在于知识多寡,在于“德行”,这是孔子对“仁德”的最高评价。

丈人见孔子,问:“邻家有女,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曲阜,迷艾陵。请夫子保媒。”

子曰:“现在留在曲阜的好男人不多啊!君子呢务本,身高、学历、工作经验什么的都不重要,关键是人要好!我有个学生的儿子挺好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就是有个习惯,每天都要对着河问自己三个问题!”

附:孔子学生的大概情况(转自网络,出处不详,敬待告知)

孔子一生,据史书记载,教导了三千多学生。但有名字记录流传的,大概有七十余位。其中有十位,更是孔子最欣赏的优秀弟子。他们是:

德行: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

政事: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

言语: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

文学:卜商(字子夏)、言偃(字子游)

从学生们的年岁,以及他们的籍贯,我们大致可以推定孔子在不同的时期中,收了三批重要的学生。

第一批是孔子30岁以后到45岁之间收的早年学生,这批学生比孔子大概年轻7、8岁到15岁之间。大都是在鲁国出生的青年。这批学生有:

仲由(子路,少孔子9岁)鲁人,卞之野人,尝食藜霍,负米百里之外。

颜路(颜回之父)鲁人

曾点(曾参之父)鲁人

公冶长(孔子之侄女婿)齐人,曾坐牢

孟懿子(鲁国贵族)

南宫敬叔(鲁国贵族)

冉耕(伯牛,少孔子7岁,冉雍之叔伯辈)鲁人

闵损(子骞、少孔子15岁)鲁人,事父母至孝。

第二批是孔子45岁以后至60岁左右,由出仕鲁国到周游列国期间收的弟子。这批学生年龄大多少孔子30岁左右,以鲁地、和卫国年青人为主,孔子游历外国,停留最长时间在卫国。孔子说:“鲁卫之政,兄弟也。”此段期间,孔子开始在政治上(51岁为鲁中都宰,54岁为鲁大司寇,摄行相事)和学术上都有成就,有声望,因此得以举荐不少他的生出仕於多国,荐冉求、冉雍为季氏宰,荐子路为季氏宰及卫国大夫孔悝为邑宰,荐子贡代表鲁国出使齐、吴、越、晋等国。这批学生有:

冉求(少孔子29岁)鲁人,助季氏聚敛,孔子叫学生“鸣鼓而攻之”。

端木赐(子贡,少孔子31岁)卫人,利口巧辩,善外交。

冉雍(仲弓,少孔子29岁)鲁人,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

颜回(少孔子30岁)鲁人,《论语》称:“回也屡空”,“贤哉回也”。

高柴(子羔,少孔子30岁)卫人,《史记》载:“柴也愚,长不盈五尺”。

宰我(前522-458),与子贡大抵同年辈,鲁人,利口辩词,与孔子辩三年二丧。孔子斥为不仁。昼寝,孔子斥为“朽木不可雕”。

商瞿(少孔子29岁)鲁人,孔子传《易》於瞿

第三批是孔子晚年在60-70岁之间收的弟子,孔子游历多国,68岁返鲁定居,专心整理六经。所收弟子有来自多国,而以文学、言语见长。大多是学问型弟子,得传孔子诗书六艺之学。这批学生有:

卜商(少孔子40岁)卫人,魏文侯师,后世有子夏之儒

曾参(少孔子46岁)卫人,传孝经,后世有子思之儒(子思即孔伋,是曾子弟子,孔子之孙)

有若(少孔子43岁)鲁人,又称有子。

言偃(少孔子45岁)吴人,后世有子游之儒。

颛孙师(少孔子48岁)陈人,孔子曾说过:“师也过、商也不及”,“师也辟”等,后世有子张之儒。

樊迟(少孔子36岁)齐人,问稼,孔子斥为“小人”;问仁,孔子答以“爱人”。

原宪(少孔子36岁)宋人,隐而不仕。谓:“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

相关文章

  • 《论语》随记之二: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子舆

    学而第一(1.4——1.6)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 读《论语》 第九章 民德归厚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名参(shēn),字子舆,孔子的学生。曾子的父亲,就是曾...

  • 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你弟弟

    好男人还是有的。 比如我弟。 不抽烟不喝酒,常常加班累成狗。工资全用来还房贷,零花钱靠老婆打赏。 关于手机,他说:...

  • 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

    我看爱情公寓是因为当时被一句台词所吸引,“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 对于一个演员拥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好角色,是...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里仁》原文: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曾子说,孔夫子的道就是忠诚宽恕而已。 曾子说,夫子...

  • 每日反思(207/1000)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五身。意思就是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说的一句话。 曾子的同学问曾子:"...

  • 《论语》诵读第三天(学而4、5)

    《论语》诵读第3天你学习内容: “学而第一”篇的第4、5章。 【注释】 ①曾子:名参(shen一声),字子舆。鲁国...

  • 曾子

    曾子(前505年10月12日—前435年),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与父亲曾点(曾皙)同师孔子。 编《论语》、...

  • 我就是好男人|曾小贤

    “听众朋友们,欢迎收听《你的月亮我的心》,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 09年的《爱情公寓》确实火了一把,据...

  • 好男人温润如玉

    曾小贤说,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 我觉得不对,他不是好男人,即便他没有出轨,也算不得好男人,充其量,也就是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随记之二: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子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xt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