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有心灵感应,端午节那天,我在简书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端午随想》的文章,谈老百姓眼里的端午节,昨天便在西昌作家蔡应律的QQ空间里读到了类似的观点。
应律兄在文章中说:
“近些年有人网上发文,称端午节是屈原乃至于伍子胥等人的‘忌日’,亲友之间只能互道吉祥安好,不能互祝快乐。称‘互祝快乐’便是没有文化的表现。这其实是误传误导。事实上端午节赛龙舟等习俗起源于荆楚一带的龙图腾崇拜,早在屈原抱石投江之千年以前就有了。”
文章又说:
“作为农耕文明的中国传统年节,除了中元节这样特殊的节日外,大多与欢乐、休闲、游玩、联络亲友感情、增强族亲凝聚力等联系在一起。人生一辈子,终年勤巴苦做,生存既已不易,那就找个由头,从土地上抬起头来,放松一点,让自己高兴一点吧!年节的根本意义,我以为是在这里。”
应律兄当过知青,回城后成了砖瓦匠,靠自学混成了二级作家,一直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写文章注重底层逻辑,从不搞宏大叙事,不说假话,套话和空话。正因为当过知青,正因为在土地上艰难生存过,才可能写出“那就找个由头,从土地上抬起头来,放松一点,让自己高兴一点吧!”
由此想到了刘震云《单位》中的小林。小林两口子都是在机关工作的大学生,生存也不容易,只有遇到喜事才舍得买一根香肠以示庆贺。有回小林得知有可能加入组织,买了一只烧鸡庆贺,谁却遭到妻子埋怨,说是买一根香肠庆贺就可以了。后来终于分到一间离单位很远的住房,照例买了一根香肠回家,不料妻子听说有了住房,大喜,说:“应该买一只烧鸡!”平日里节俭惯了,嘴里淡出鸟来,有了这等大喜事,再不吃就说不过去了。换了我,豁出去了,既要吃香肠,又要吃烧鸡!
回到端午。
我在《端午随想》中是这样说的:
“端午节的来历重要么?那要看对谁。对平民百姓而言,我认为并不重要。平民百姓,终日起早贪黑,为生活劳碌奔波,很难说有几个人能读懂《离骚》,而且很难说有几个人说得清楚春秋战国。即便是生活在战国时期,屈原离他们也太远;倘若他们知道屈原,肯定会想不通一个贵族好端端的为啥要寻短见,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难道一个贵族比草民百姓活得更难么?底层人群自有底层逻辑,只要有口吃的,他们再艰难都要活着。端午节,没准就是老百姓为吃一口平日难得吃到的食物找理由;划龙舟,没准就是在单调乏味的生活中找乐子。”
为了证实我的观点,今天专门问了老伴。
我:“你听说过伍子胥吗?”
老伴:“伍子胥?哪个单位的?”
我坏笑:“楚国位于现在的哪个省?”
老伴:“讨厌!”
我:“屈原为啥投江?”
老伴:“懒得跟你两个说。”
老伴读过小学,后来自学,拿到了大专经济管理文凭,算是有文化的人了。她虽然没有说“端午快乐”,仍然显得没有文化。
过了端午节,昨天,似乎意犹未尽,又在简书上发表了《安康,还是快乐》,继续说端午节。因为我看到的全是“端午安康”,没有人“快乐”,网上的说法是“端午快乐”不合时宜。然而在端午节的家宴上,我们全家,尤其是我,都表现出了不合时宜的快乐。
于是我以儿时欢乐的端午节为例,表达了我的观点:
“那时的端午,我们叫端阳节,论快乐程度仅次于春节。先说吃。品种单一的红糖粽子,活活地甜死个人;松花蛋,又叫皮蛋或包蛋,平日别说吃,根本没见过;咸鸭蛋,那油汪汪的蛋黄想起来就要流口水;此外还有刚上市的嫩玉米,清香,微甜,掰下来活像一条条虫。再说玩,一年一度的划龙舟、抢鸭子,那个热闹啊,中码头两岸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欢呼声,喝彩声,震耳欲聋。我们一帮小伙伴挤在人丛中,跟着别人拼命地喊加油。除了吃好的和看划龙舟抢鸭子,还有玩具:小香包。小香包是用五颜六色的花布缝的,有四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心形等各种形状,里面包了好闻的香料。小时候过完年,期盼的第一个节日便是端午。那时候的端午,如果有人认为快乐不合时宜,当心会被吐一脸。有好吃的不快乐?有好玩的不快乐?抢鸭子不快乐?在那个一年到头很少看到父母的笑脸、很难吃到一个鸡蛋的年代,你说什么才是快乐?因为伍子胥他们在这一天投过江,我们就不应该快乐吗?”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便是清明节,老百姓照样很快乐。
来看明末大才子张岱《陶庵梦忆》中的《越俗扫墓》:
越俗扫墓,男女袨服靓妆,画船箫鼓,如杭州人游湖,厚人薄鬼,率以为常。二十年前,中人之家尚用平水屋帻船,男女分两截坐,不坐船,不鼓吹。先辈谑之曰:“以结上文两节之意。”后渐华靡,虽监门小户,男女必用两坐船,必巾,必鼓吹,必欢呼畅饮。下午必就其路之所近,游庵堂寺院及士夫家花园。鼓吹近城,必吹《海东青》《独行千里》,锣鼓错杂。酒徒沾醉,必岸帻嚣嚎,唱无字曲,或舟中攘臂[插图],与侪列厮打。自二月朔至夏至[插图],填城溢国,日日如之。
翻译成白话文:
越地的扫墓习俗,男人和女人都要身穿华丽的衣服,打扮得靓丽潇洒,乘着装饰华美的船,吹箫打鼓,好像杭州人游玩西湖一样。厚待活人,薄待死者,在当地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二十年前,中等人家尚且还是乘坐平水屋帻船,男女分别站在船头和船尾,不能在船上坐下,也不敲鼓吹箫。先辈开玩笑说:“这是结束上文(坟)两节(截)的意思。”后来渐渐就变得奢华浮靡了,即使是一般的小户人家,男人女人必定乘坐两艘船,必定在头上裹上方巾,打鼓吹箫,欢歌笑语、畅饮美酒。下午回程时他们会去墓园就近的地方,游览附近的庵堂、寺院以及士大夫家的花园。回来快要进城的时候,鼓吹乐队必定演奏《海东青》和《独行千里》曲目,锣声鼓声参差错杂。那些人喝得大醉,经常摘掉头巾大声呼号叫嚣,哼唱着没有歌词的歌曲,有些人在船上捋起袖子,与船上的同伴们相互打闹。每年从二月份一直到夏至,扫墓的人成群结队,倾城出动,每天都是如此。
你看,在无比讲究孝道的古代,给自己的家人而不是给伍子胥扫墓,老百姓尚且如此“厚人薄鬼”,把扫墓当成了春游,嘻嘻哈哈,吹吹打打,无比快乐,何况端午乎。
到了现代,儿女成家后各居一方,平时难得到堆,清明节便是相聚团圆的重要节日之一。更何况春暖花开,春色宜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几家人约齐了出门,到公墓朝逝者三鞠躬,走罢过场,便欢天喜地踏春去也。游玩毕,照例是要好生吃一顿的。
于是便想,所见略同者何止是应律兄,老百姓的心都是相通的。只不过,好多人说不出所见,你说不能“快乐”,他便“安康”,无非随口附和罢了。啥文化不文化、时宜不时宜的,懒得跟你两个说。
2023年6月25日于润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