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AY32:《论语》学习第32天

DAY32:《论语》学习第32天

作者: 小娟_68bf | 来源:发表于2020-03-03 17:31 被阅读0次

《论语.里仁篇》第32天

子曰:苟志于仁也,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在这里说:如果一个人的心中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一心向仁的方向走,那么他看什么都是仁慈的,就不会有好恶之分。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不开心的事情,也会遇到很多我们不愿意交往的人,称之为不好的朋友。我们是带着有色的眼镜,在这里用自己的标准区分人群,看看跟自己同频的我就交往下去,与自己不同频的咱们就远离他。所以我们不是用一个仁者之心在做人,而只是在用一个粗糙的躯体行走在世间。

孔子也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守住自己的心,守住这个“仁”,不偏不倚不离不弃。

当我们事业成功的时候,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财富,我们更要对世间的人拥有慈悲的心,多救济别人,多捐赠多帮助,而且在帮助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别人感受到你是在帮助他,让人心里产生一种愧疚的感情,应该在帮助他人的时候,用一种无形的方式去帮助别人,让别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帮助,这才是真正的君子所为。

同样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没有人的一生是永远处于富贵之中的。当我们身处逆境,深陷贫穷的时候,我们同样要守住这一颗“仁”心。不贪图小便宜,不做违法犯纪的事情。很多人在贫穷的时候总想成为富有的那一个,所以他们会不择手段去敛财。那么这就不是君子所为。真正的君子在这种环境的时候,同样守住自己的心,用自己的双手,用我们辛勤的劳动去换取那份应该属于我们自己的财富。这样累积起来的财富让自己走出贫穷之地。或者说我们去多做学问,通过自己的学问去换取更多的报酬,这样才是脱离真正的脱离贫困之道。

总之,当一个人永远以“仁”为宗旨的时候,那么他无论做什么他都会是成功的,因为他永远都是快乐的,感恩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32:《论语》学习第32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kzh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