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朋友给我私信,问我写作能不能赚钱,我是怎么靠赚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对此,我还是挺有发言权的。其实早在2018年,我就开始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写作了,那会儿自媒体平台疯狂砸钱,赶上了好时候,小赚了一笔,但是后来由于工作原因,太忙了(其实还是懒),就渐渐松懈了一些。有图有真相。
这是我那会儿百家号上的收益,我当时只是随便写写,月入一两千还是轻轻松松的。我这还算少的,有专门做这行的营销号,一个月几万块也不是难事。后来我偷懒了,疏于管理,赚得钱也少了。
我时常在想,如果我当时辞掉工作,专门干这个的话,如今又是一番怎样的局面?但是时光不能倒流,想要回到当初的辉煌,现在要从头做起啦。
但是现在还不算晚,我当时喜欢写一些社会时评类文章,这类文章阅读量很高,平台的流量扶持也很给力,所以我一篇文章阅读量基本上不会少于5000阅读量。那个时候,百家号好像是10000个阅读量12-15块,开了原创更多。我现在也没开通原创,因为太难了,我也不知道他的审核标准是什么。
我没有像别人那样,去给公众号投稿或者写一些拆书稿之类的,我觉得那样挺麻烦的,还得看编辑的脸色行事,我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我喜欢游弋于各大公众平台写稿,赚得钱丝毫不比他们少。当时最火的有大鱼号、百家号、头条号、东方号等平台,头条号上我没赚到什么钱,因为当时没选好领域,写的东西太杂,账号没做起来。
后来我开始做个人公众号,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一直不温不火,索性也没怎么管了。我一直喜欢在工作之余写点东西,养成了写作的习惯,也不管写得有多好。我觉得写作是一件很随性的东西,有感而发,不应该规定那些条条框框的东西。后来我发现这不行啊。
我的那一套,在自媒体这块行不通。自媒体是一个很讲究领域归属的地方,你的内容必须要垂直,越细分越好。我就是吃了这块的亏,随意散漫,无拘无束。错过了一些好的机会。
那段时机,我在简书写文章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编辑找到我,想找我约稿,我都回绝了。并不是我不想挣钱,实在是我不太喜欢太固定性的东西,老觉得束手束脚的,不好发挥。后来我才知道,能在那些大号上稿的人,那才叫厉害。戴着脚镣跳舞,并把它跳好,那才叫实力。
后来我去分析了一些垂直领域的大号,发现他们写得东西虽然不怎么样,但是看得人还挺多。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写什么内容,就会有这方面的读者追随你,你写的乱七八糟,杂乱无章,读者不知道你写的东西以什么为主,也就不会关注你啦。
所以你们可以看到,我现在写的东西,都是很固定的一个类型,其他领域的很少涉及了。后来的投稿,也有了不错的成绩,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有道是“术业有专攻”,这就叫专业化。有句话这么说:啥都想写,但只是写得出一些皮毛,一知半解。
对于有些新手朋友,我建议先不要轻易去投稿,先开通一些自媒体平台练练手,开通收益权限,也是能赚钱的。就像这样:
这玩意儿就像神级打怪,一步一步来,你懂我意思吧?你先把规则摸清楚,不能像一个愣头青一样,胡乱进场。基本功先练扎实,吃饭的家伙要准备好,后面赚钱的机会多得是。不是有句诗这样说的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所以我总结了一下,要想靠写作赚得第一桶金,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和历史的进程,所谓“历史的进程”,就是风口。你想想看,以前自媒体不发达,谁还会这么热衷写文章?投稿只有纸媒,纸媒的要求那就更高啦,对小白不太友好,那个时候进场大概率是会失败的,除非你天赋异禀,基本功扎实。现在不同了,全民写作时代,阿猫阿狗也会来写上几句,你还别看他写得烂,但是阅读量高啊。为啥?人家会引流啊,有套路啊。
说到引流的套路,那可有讲究了,但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内容不是这方面的,就不展开说了。以后有时间我会写一些这方面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说起写作赚钱,我想起这么一个人物来,我以前也写过。我的一个朋友,95后,一个文文静静的小姑娘,从公司辞职后,单干自媒体,专攻公众号职场和情感领域,深耕到今天大概有两年多时间了。如今粉丝都有十多万,靠写公众号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实现了财务自由。我一直把她当作的榜样,我得多向她请教。等我的粉丝到了十万,我得请她吃饭。
粉丝们看她的文章,希望从字里行间找到心灵的慰藉和职场的攻略,同行们则不同,他们看门道,分析研究,在他们眼里,一篇推文就像是一只牛,庖丁解牛的牛,他们是庖丁,要把细节都剖析地明明白白的。
扯远了,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炫耀什么,我只是想分享一些我的经历,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我是炫耀我写作赚钱牛叉,那你可以把这篇文章关掉。事实上,文章你都看到这里了,接近尾声,关不关对于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我想表达的观点大家心头都有数啦。
大家也别羡慕那些靠写作赚钱的自媒体人,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不甘在台下当一个观众,那就勇敢地上台舞蹈。
原创不易,且看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