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久候了”是说林黛玉人未到,接人的轿子及车辆早就等在那里,形式上隆重,很有排场,贾母外孙女到来,贾府上上下下也算十分重视,考虑的周全,况在此之前贾府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的重头戏,我们可以跟随林黛玉的脚步去看看贾府的里里外外,遇到的各色人等,感受那生活的细节之处。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这里是林黛玉的内心感受,贾府“与别家不同”“已是不凡”等。林黛玉虽然出身家族官宦世家,所见自然不俗,但还没感受过如此规格的待遇,今日见了这排场有触目惊心的感觉。
荣国府的丫鬟是分很多等级的,每月的月钱也是不一样的。一等丫鬟是一等主子身边的大丫鬟,如贾母身边的鸳鸯,王夫人身边的金钏儿。二等丫鬟是家族里面二等主子,包括小姐,公子,媳妇等身边的大丫鬟,如宝玉身边的袭人、晴雯等,三等丫鬟就不能是主子身边丫鬟了,是某一指定任务的小丫鬟,或者是粗使丫鬟,提水的,扫院的等。有很多地方是受限制的,也就是“有我们能去的,也有我们不能去的”。三等仆妇是指那些比较低等的仆妇,承担具体的劳动的仆人及婆子。指那些仆人,小厮,嬷嬷等这些角色,都是有级别限制的。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是林黛玉内心独白,为什么害怕被人笑话了他去呢?是因为贾府的下人眼界很高,瞧不起和看不上没有权势的家族主子和没有钱的主子,所谓的“一个功利心,两个势利眼”,所以林黛玉这个“心若比干多一窍”的年纪不大的小孩,是非常注意在外界的言语的。一方面道出了林黛玉的谨慎小心,注意小节。另一方面写出贾府中这样的风气,整个社会也如此,以小写大。
“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这里写的是北京城的境况,街市繁华,人口众多等自于别处不同。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
先是路过宁国府,“忽见”突然看到有些吃惊新奇,作者写大门的情况,着力突显其街门大,石狮子也大,门前仆人多,穿着新,展现贾府外观建筑宏大奢华,不同别处。
“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不开正门,走角门是常态,正门可以走的是有规矩要求的,遇到重大庆典或有非常尊贵的客人来访时,才会打开。比如元春省亲时,走的就是大门。元春是作为贵妃回娘家省亲,她代表的是皇家,贾府自然要开中门跪迎。而作为贾府中的主子小姐,太太奶奶,以及众多的奴仆,日常也不可能大摇大摆地从中门出入,这样既不方便,也乱了礼法,只有从两边角门出入。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自然也从角门进入。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敕造是官造或者说是皇帝发布旨意,拨付款项给建造的,规格和爵位都是相当高才可以,这样的待遇公侯之家才有。
“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宁国府居长,在东门,荣国府居次,在西面,这个是方位等级。
“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八抬大轿明媒正娶,是需要从正门走的,大门不是随便可以走的,所以贾宝玉跟袭人说,将来不要担心没有八抬大轿来抬你。而袭人说,就算是有,她也不稀罕,有这个情也没有这个礼,袭人知道自己最多只能是收为房里人,算一个姨娘,最多是一个妾,是不能走正门和八抬大轿明媒正娶的。礼数很重要,所以说贾雨村对姣杏再好,也不失应该的礼数。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自然也从角门进入。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轿夫是男性仆人或者雇佣,自然按照礼数,能够到达的位置是受到限制的,尤其怕他们见到女眷,所以轿夫抬到指定中转位置,必须马上离开。
“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到了这个位置,婆婆们就要发挥作用,这是他们的责任。小厮也是受他们管理安排的,十七八岁是那些既有力气又年龄尚小的未婚男子。
“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由小厮抬轿,婆婆们指引,来到内部又一个指定限制之地,小厮们需要即刻退出。之后,婆婆们打开轿帘,帮助林黛玉下轿。在参与迎接林黛玉进贾府的整个过程中,有船夫,轿夫,小厮,婆婆等人,他们内部管理制度明晰。
作者巧妙地设计了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情节,以林黛玉所见所闻所感的亲身体验来帮助读者由外到内逐步认识贾府,贾府也犹如一幅画卷跟随林黛玉的脚步徐徐展开。贾府外观建筑规模巨大,气势宏伟。内部人事等级分明,制度规范,管理严密。各色人等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管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