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夕阳红,归兮黄昏后。在城市的街头携来这份宁静,也是一种享受。这是最“完整”的一张照片,我不知道如何下手,更不忍心去破坏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城市化进程中,总免不了高楼与茅屋并存的过渡时期,看似矛盾的两者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温馨。

学校后面的小土丘真是个好去处!原本是起了早,无处可寻,便趁着些许星光,走一条无人的路。你永远也看不到日出的那一刻,它就爱和你捉迷藏,你一闭眼它就亮。若你耐着性子死磕到底,它也会磨着“日子”调戏你的坚贞。实际上,你只是输给了自己苛责的心,过分的追求完美,而忘记红霞也有自己的过渡时期。

天微亮,几户人家亮起了灯,人在睡眼朦胧的边缘徘徊,迷迷糊糊倒有几分醉意。这张照片原本是很有层次的照片,本身的亮度有点低,不仔细看还以为自己没醒呢?可是,我更喜欢那种超现实的对比感。在这种虚与实的较量中,品味一下古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山下的景看不清,害怕危险堵住了上山的门;山上的路不好走,心里的灯总能指引你前行。

卸掉人前的伪装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生活态度。这也可以从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得到印证。例如“个体关心着多少个不同群体的意见,他就会表现出多少个不同的社会自我。”这也可以粗略的理解为:一个人的时候更趋向于内心的冲动。首先,他为什么来这里一个人看天空?当然那天是看不到没有星星的,只有几盏路灯环绕着这片土地。隐隐约约的几句背书声,只羞得我恐惊天上人!

《周易》有乾坤二卦。乾卦:天行道,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代的乾坤是指天地,它和宇宙的概念又有什么不同?在我看来:乾坤更多的侧重于做人,对自己:宇宙更多的倾向于格局,对世界。这次是自己照猫画虎按照Ps星空特效的步骤去做的,只可惜是个残次品,心有余而力不足。

月是故乡明的伪真理让多少游子深信不疑。晏殊曾抱怨明月的多情:“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倒不是明月多情情未了,而是人思念年更浓。一张墙在ps中球面化的命令下,添了了几分圆润,只可惜自己不能熟练的为他增几分皎洁,倒是打消了多少离恨心。

冰和火的界限在无休止的拉近。水火不容的世界观渐渐的在以和为贵的教化中变得你侬我侬。两张图片,不同的风格,竟也可以达到和谐?
从视觉上,到可以得出:1+1>1的结论。可是,仅仅停留在视觉上的享受最后也只能哀叹:你也只能在人群中看一眼,多了便生厌。

《星空》在讲什么?热爱、宁静、虚无、荒诞,当然这也仅仅是我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热爱生命之人的呐喊,用画笔绘就人生的虚无,世界的荒诞,表达自己内心的宁静。你可能要笑,宁静和荒诞不是自相矛盾吗?斯多亚学派便会给与你最有力的回击:宁静不过是心灵的有序。一个真正热爱生命的人,你看不懂的星空正是生命的延续。

李白大笑:今朝有酒今朝醉,但愿长醉不复醒
范仲淹哀叹:明月楼高休独椅,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Ps气定神闲:在我的世界里,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刻是什么样

哲人看透了一切,可终究迈不过普度众生的坎。苏格拉底把救人的事业放在谈话中,我觉得苏轼把救人的愿望写进了诗文里。《赤壁怀古》讲的就是:人怎样活着?的哲学命题。人生无常,人生如梦。可世人大多数还活在:“做着未来的梦,想着昨天的事情,过着今天的日子”的状态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虽差些禅意,乐观的笔触哲人操碎了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