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宝宝开始步入幼儿园,我也开始如很多家长朋友一般,开始无意识的重视起孩子各方面的习惯来。每天睡前都尽量保证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来带着宝宝阅读。中文和英文绘本交叉着进行。
由于绘本上对于故事情节的展现都偏简短,所以我每次讲的时候都要发挥想象,天马行空的为简短的绘本加上很多好玩,有趣的情节。宝宝也比较喜欢。每次都是讲完一本又拿出下一本让我讲。
每一个家庭对于孩子习惯培养的方式和理念都会有差异,都有值得其他家庭交流和学习的地方。所以,今天就一起探讨一下该如何培养宝宝“阅读习惯”?
众所周知,阅读对于孩子日后的语文学习或是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些科学研究认为,阅读能力的高低还会对智力有些影响。既然阅读对于孩子如此重要,那该如何培养?又该何时开始培养最合适呢?
其实,我觉得与任何该从小培养的习惯一样。阅读也是应该尽早培养的。可能很多朋友就会问了,那还不会讲话,甚至连书都还拿不稳的宝宝。怎么可能培养她/他去阅读呢?“阅读习惯”其实也是个很泛的概念,“阅读”并不是非得抬着本书认真的读才叫“阅读”。
“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而且,宝宝要会自主“阅读”,就得认字。而不管任何一门语言,要达到熟练认字,达到“读”的水平。就得有大量的“听、说”的积累。最后也才能很自然的“写”出来。
宝宝“听”的培养,大概从孕中后期就可以开始了。也就是所谓的“胎教”。因为那时候肚子里的宝宝已经具备了“听”的能力。这时候母亲或是父亲就可以开始时常跟宝宝“说话”,放音乐等等来刺激和强化宝宝的听力了。而且也有研究证明,听得越早,越多的宝宝,日后开口说话更早,发音更清晰的概率也更高。
对此,我还是深有感触的,可能是职业需要长期与学生,与家长沟通,交流。所以从孕中后期开始,我就会习惯性经常地与宝宝“说话,交流“。果然,宝宝一岁左右就开始可以清晰的发音,吐字。之前探讨宝宝“行为习惯”的篇章里,我也分享过我的朋友小D在其女儿一岁之前就已经开始在日常生活中灌输英文交流。之后还开始大量使用点读笔点读英文绘本。
结果就是,其女儿还未满四岁就可以发音清晰,准确的指读所有自己点读过的英文绘本。对于简单的英文听说也没有问题。小D对于其女儿“外语阅读”的培养是成功,方法也是正确的。由于启蒙早,所以见效也非常快。
所以说,我认为宝宝“阅读习惯”的培养应该尽早开始。而且早早打基础非常关键。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对于该门语言掌握的程度,而语言学习必须要经过“听,说,读,写”四步。而“听”一定得早早灌输。科学研究也表明,孩子学习语言的黄金期为12岁之前,阅读习惯也在3-8岁期间培养最为适宜。家长的榜样作用同样至关重要。
因此,宝宝的“阅读习惯”培养一定需要尽早开始,长期坚持,并且需要家长的榜样和引导。欢迎大家各抒己见,一起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