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头昏,以为是低血糖,接着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果断去医院检查。
挂号,等待就诊,过程中,有些忐忑,医生询问了情况,量了血压正常,说:“根据你的情况,压力过大太过于紧绷,休息调整,建议观察几天”。
医生,这个情况不要紧吧,会不会有占位性病变?
医生笑着看了我一眼,实在不放心就做进一步检查,如果有问题,会出现头疼、呕吐,暂时没有这个情况,观察几天也行。医生,你这样说我放心了。
很多时候,身体发出信号,需要停下来关注,才会更好的前行。很多时候,需要专业人士给一个确定的答复,才会放下“疑心”。
在咨询的过程中,很多道理人们都懂,也知道制定了目标需要行动匹配;也了解在亲密关系中,需要改变影响对方;亲子关系中,耐心引导胜过吼骂。
可是,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太多的不确定,人们往往会问:老师,你确定这样做有效吗?
想着想着,原地不动。
做着做着,产生变化。
一位妈妈咨询孩子的问题,女孩内向不爱说话,因为脚受伤,中途请假一月再次回到学校后,和同学没法沟通,课程跟不上,在一次运动中,再次受伤,目前休学在家,最近一次,和爸爸沟通不畅,吵起来有过激行为··· ···。
老师,孩子会不会有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身体受伤行动不便,别的同学都在学校,而我们只能在家里,大人要上班,大部分时间一个人,好了去到学校课程跟不上,和同学重新建立关系,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
父母的关心、理解、陪伴、耐心引导等。
父母的指责、担忧学业跟不上、焦虑未来就业问题、抱怨等。
无法回答你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家长如何陪伴,如何养育,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自己的孩子,作为父母最了解。爱与陪伴是“所谓的问题”的良药。
你认为它是问题,最终它会成为问题。
上周的沙龙分享,探索生命的喜悦,两位伙伴分享收获,赋予了“探索”的意义。
每一次的学习、每一本书、每一个音频,不是因为老师有多好有多牛才有多好,而是每个人的收获,赋予了它们意义。
老师,有没有学习心理学的路径,跟着一阶一阶升级就好。
老师,你是学习了多久,才开始有变化的?
老师,你说,我要学到什么时候,才能产生收入?
老师,无论怎么学,都不可能改变我家哪位?
老师,学了也无法改变现状。
··· ···
有时候,总是期待听到他人的回答,笃定内心的需要。
有时候,很多问题,是行动过程中自然解答得以释怀。
没有人能给与你心中标准的答案!
一定是在践行中,越来越明朗。
“不管人生是否真的很艰辛,我们总是习惯于用那颗焦虑的心,来给自己的生活编故事。”
从现在起,做生活的主演,做自己的编剧,人生由自己掌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