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上回,上上周我们谈到用美学观点解释SM。
古罗马时期的朗基努斯是最早提出“崇高”概念的,此时“崇高”概念主要应用在文学作品上,主张文章要有雄厚的热情、妥当的文辞,有一点浪漫主义的意思。很明显,此时的“崇高”概念还不具备有解释SM现象的能力。要将“崇高”概念与SM现象相联系,就不得不说到另一个“论崇高”的魅力小哥——伯克。
魅力伯克,英国的一位哲学家,曾写过一本论证“崇高”与“美”的书,在美学界引发巨大影响,这本书叫做《论崇高与美两种概念的根源》。
魅力伯克在这本书里对“美”和“崇高”的区别论证非常有意思。他认为“美”源于社会生活,而“崇高 “则源于自体保存。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崇高源于自体保存。假期周末,大家都很喜欢出去玩,去爬爬山或者踏踏青,大家站在高山或者大河面前的时候通常会说:“大自然真是雄伟,人类真是渺小。“而其实大家所产生的这种”渺小感“就是”崇高感“的基础。
现在大家来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山——雄伟“、”人——渺小“这种对比,是因为大家看到山的时候,会有如此想法:我要是掉下去一定会粉身碎骨/会被吓死,搞不了搞不了。但是,我现在站在山崖上,只要我站稳/抓好护栏我就不会掉下去。
生命本会受到威胁,但是这种威胁不会发生,始终和你保持一定距离。就像你去鬼屋,吓个半死,但你知道你不会死,图的,就是刺激。
这种带有恐惧、惊慌的放心感就是“崇高感“。
而伯克又说,相比于静物(比如高山大水)给予人们的“崇高感“,动态的直接接触(比如不会死的肉体伤害)所产生的带有疼痛的”崇高感“是最有力量的。
疼痛能激发人类的求生本能,但你的理智告诉你,这种疼痛不致死。对于这种“假威胁”导致的:“疼痛、惊慌、疼痛“冲锋陷阵,“不会死的放心”打底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爽!”
说到这,大家可能已经明白了,SM之所以会带来超出正常水平的快感,这种“要死不死”的崇高感也是帮凶之一。
但是小玊认为,SM的只要缘由,“崇高感”只是一个小小的原因。主要原因与“美” 的社会性有关系,因为当“美”具有社会性时(一般来说都有),就会与“社会性质、社会共同意识、象征主义”等等因素有关。这个咱们下周再接着唠!
文字来源:王小玊
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责编: 艫韽
网友评论